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夜色如墨,鸡鸣寺中灯火通明。

王忠跪伏于地,浑身抖如筛糠。

这不是吓得,这是激动,面见陛下的激动。

“起来答话吧,朕没记错的话,你是太子府的管事太监王忠?”

朱棣翻看了王忠递交的“笔记”,合上之后,抬了抬手,让王忠起身。

“是,是!”王忠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当场感激涕零:“奴婢是王忠,陛下竟然还记得奴婢,奴婢真是,真是……”

说着说着,竟当场流下眼泪。

“事办的不错,以后去当场当个领班吧。”

下午,在了解了水泥的性能以及造价后,两位尚书立即拉上李煜前往鸡鸣寺见驾,并且把刚回府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喊了过来。

三位尚书,外加监国太孙,硬生生的把已经睡下的皇帝叫了起来。

王忠确实是个办事妥帖的人才,李煜交给他的水泥配方,他带着工匠们实验了几次,成功的和失败的均详细记录了下来,外加各种材料的开支明细。

这便是刚刚朱棣看的那本笔记。

“奴婢谢陛下隆恩!”王忠激动地跪下,连磕三个响头。

王忠退下后,朱棣亲自查看被抬来的水泥板,并亲自锤击测试,对结果大为满意。

“……修一条水泥路,从顺天府往北,贯通草原,直抵北海,沿路筑城,修建坞堡,迁徙汉民到此定居,自此,草原无忧矣!”李煜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朱棣是带兵打仗的皇帝,在草原上修路这个计划,他自然能看懂这里面的好处有多大。

汉子匈奴,唐之突厥,在往后的铁勒、回纥、契丹、蒙古……北方草原上的主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中原王朝强盛时,他们俯首称臣,中原王朝衰弱时,他们引兵南下;远的不说,太祖多次征伐北元,总是未能斩草除根,这其中的原因,草原民族居无定所是占了一大半的。

得先找到蒙古人的部落,茫茫草原上,这可不容易,汉之飞将军李广怎么死的来着?

其次,这帮草原民族,个个弓马娴熟,且打起仗来极其恶心。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跑了还时不时的回头骚扰一下,就像朱棣上次征伐阿鲁台那样,打赢了,但难伤阿鲁台根本。

但若是修筑一条水泥路,甚至不需多宽,一丈,能容马车单向行驶即可,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军队和粮草辎重在水草丰茂的草原上行军,和在平坦坚固的道路上行军,那可是两码事!

道路平坦坚固,只要调集足够的木板车,拉车的甚至不用驽马,骡子、驴都行!将士们坐板车赶路,不用修正,到了就能作战!

大军沿着平坦的水泥路,朝发夕至!

若是沿路筑城,修筑坞堡,沿途驻军,甚至以水泥路连成网,将草原分割,使各部落首尾不能相连,大部落分割成多个小部落,中原天子称天可汗,给各部落划分固定草场,限定活动范围……

哎呀呀,美滴很!朱棣想着想着,眼神闪闪发亮,仿佛看到了一盏灯,照亮了自己通往千古一帝的路途。

彻底征服草原啊!一举解决中原王朝两千年之大患!始皇帝做到了吗?没吧?汉武帝做到了吗?没有!李世民做到了吗?更没有!可我永乐帝却看到了希望!

这要是做成了,等闭眼了见了爹,他敢埋怨我抢了大侄子皇位?

好圣孙!真是好圣孙!

“这事儿,不好办呐!”

就在朱棣浮想联翩之时,夏元吉一脸难色,说出的话像一瓢凉水泼醒了皇帝。

朱棣紧紧皱眉,眼神里满是不满之色,凝望着永乐朝的钱袋子:“夏卿,怎么个不好办了?”

朱棣行事类似太祖,同样的杀伐果断,朝堂上的官员处境也就比洪武年间好过了那么一些,但若是问哪个朝臣最不怕皇帝,那肯定是户部尚书夏元吉无疑了!

夏元吉不贪,不结党,办事公允无私心,更为难得的是,他将户部打理的井井有条,凭一己之力支撑起了修顺天,北伐,下西洋,征交趾等等大事!

换了个无能的户部尚书,朝廷早就破产了!

是永乐朝离不开夏元吉,非夏元吉离不开永乐朝!

夏元吉好似压根没看到皇帝那不满之色,摊开手,数着手指开始掰扯。

“陛下,臣刚刚看了烧造水泥所需的材料,确实如太孙殿下所言,最贵的乃是人工成本;可开凿青石,需要用到火药,这是钱;石膏,也是钱;筑水泥窑,是钱;买木炭石炭,是钱;筑城,用钱;修坞堡,用钱;驻军保证筑路,又是钱;这些加起来,户部,早就入不敷出了!”

朱棣脸涨得通红,可偏偏说不出什么来,夏老抠算的很清楚,每一项看似不多,可加起来的总量太大了!

“征徭役三十万,最大的成本便省下了。”宋礼提出了一个建议。

徭役,就是百姓每年要免费出力给官府做工,饭都不管的那种。大明征发徭役还算比较人性化,一般都在百里之内征发,百姓不用千里迢迢去做劳役。

“不可!”夏元吉当即回绝:“营造顺天,征发徭役二十万,朝廷正在准备北伐,又从九边征发徭役二十万了!”

“再加征三十万,汝想让陛下成为秦二世乎?况且修路不是几月就能完工的,耽误了农时,会弄得百姓怨声载道!”

从顺天府往北修路,自然是征发北方徭役了。

吴中:“那就募集工匠!”

夏元吉:“倒也不是不行,但户部没钱!”

“秋税之后……”

“那也没钱,今年的秋税都有了去处了,要不把你们刑部官员的俸禄停了,倒也能挤出不少来?”

夏元吉油盐不进,宋礼突然想到了一条来钱的路子:“盐场那边已经开始用新法制盐了,太孙殿下提出的经销商……”

“那至少要等到明岁开春,且不过是一锤子买卖,修路可是个长期投入!”

说着,夏元吉隐晦的看了看朱棣。

这眼神朱棣顿时就明白了!

“好你个夏老抠,感情是看上朕的内帑了!”

内帑现在确实刚刚有钱,郑和从西洋回来,四十八艘宝船,满载宝石、红木、胡椒……如今尚在发卖,每天都有源源不绝的金银铜钱运进内帑。

“朕的内帑也不富裕,要保证宫内开销,要赏赐有功将士,还要补贴营造顺天府的亏空。”朱棣很不乐意:“再想别的办法,入冬之前,这水泥工坊必须建好,且囤积水泥,等明年朕征伐阿鲁台之后,立即动工修路!”

“爷爷,孙儿倒是有个主意,能轻易征得百万劳工,还不用负工钱,只管饭就成。”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4u77f/64u776w5.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爬书网武侠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