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李煜忽悠朱棣的话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一来,朱棣有言在先;二则,还是因为太过羞愧。

且顺其自然吧!

四月,皇帝下旨,正式迁都顺天府,改应天府为南京,改北平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满朝文武勋贵也浩浩荡荡的开始搬迁,尽管太子爷心里很不乐意住到北方,但最终还是携家带口上了船。

北京皇宫,彷南京皇宫而建,除了面积略小一些,其余建筑格局与南京皇宫别无二致。

朱高炽骂骂咧咧的住进了东宫太子府,也既是春和宫,不过,李煜的宅子,青宫,却是没有了。

青宫那是在南京燕王别院的基础上改建的,北京原先确实有个燕王府,也确实还在。

燕王府,乃是朱棣当燕王时期的王宫,为了省钱,乃是占据了前元的隆福宫,即前元的太子府,现在已经被改成了西宫,成为皇宫的一部分了。

李煜只能携带妻妾搬回了太子府。

五月,明军誓师北征。

永乐大帝亲自统领两万三千营骑兵,三万神机营将士,并征伐徭役三万,浩浩荡荡,沿着水泥路深入草原。

有了平坦的水泥路的保障,运送粮草的民夫自然便少了,更是节约损耗。

阿鲁台不敢轻慢,这些年与明军多次较量,他早已深知明军的实力。

那神机营的火器,不是人力所能力敌的!

莫说是三万神机营,就是三千,只要后勤能保障,也足以给现在苟延残喘的鞑靼以致命的打击了。

阿鲁台一边联系兀良哈共同御敌,另一边,实则已经做好了带领部落之中牧民再次迁徙的准备。

这次是彻底迁徙!

不再是暂时逃遁至漠北,休养生息后再回到漠南。而是率领鞑靼部西进,离开草原,迁徙到西域以西,祖先曾经征服过的那边欧罗巴沃土。

虽然其中有帖木儿帝国横亘在其中,但阿鲁台也不惧。

而兀良哈三卫首领脱鲁忽察尔也不是瞎的。

阿鲁台意图联合共同抗明的同时,私底下却提前开始转移牧民,这小心思脱鲁忽察尔自然看得懂。

脱鲁忽察尔虽然是兀良哈的共主,但兀良哈三卫也不是他自己说了算的,他能指挥的,也仅仅是自己麾下的朵颜部,泰宁、福余二部,一直是听调不听宣的。

脱鲁忽察尔老了,生于前元至正年间的他今年已经年近七旬了,年轻时野心勃勃,带领族人投靠大明,后又在靖难之役时果断接受如今的永乐皇帝的雇佣。

可惜,雇佣兵遇上了骗子,朵颜三卫帮燕王打了仗,确实捞到了不少金银财宝,也开放了互市,可原本说好的大宁,却一直拖着不给。

后来大宁开始修路,成为明军统合草原的前哨站,明朝皇帝便全然不当有曾经的许诺了。

脱鲁忽察尔也很无奈,大明仗着国力强大当老赖,他能怎么办?大明的触角随着水泥路慢慢扎根草原,挤占兀良哈三卫的生存空间,三卫一点点被打压……

脱鲁忽察尔也好,阿札施里、海撒男答奚也罢,早已经没有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了。

明军势大,部族没有出路,那边纵情享乐吧!

不过,他阿鲁台想玩弄诡计,想让兀良哈三卫给他鞑靼当炮灰,掩护他鞑靼部迁徙,却也是休想!

脱鲁忽察尔一边答应阿鲁台的使者双方联合抗明一事,并许诺兀良哈三卫倾巢而出,出兵两万,另一面,却悄悄派遣了两路使者,一路前往顺天府,另一路,前往永乐皇帝的大营。

七月初,因为保护牧民迁徙,阿鲁台所部与前来支援的两万兀良哈大军被三千营骑兵堵截在肯特山一处山谷中,随后神机营迅速赶至战场。

战起,脱鲁忽察尔忽然临阵倒戈,迅速击破阿鲁台后军,并堵截鞑靼牧民;明军抓住战机,发动进攻,经过两刻钟的酣战,鞑靼部最后的万余控弦之士被尽数覆灭在此处战场之中:小半被弹丸打翻,大半在见识到大势已去的阿鲁台的带领下,下马跪地向明军请降。

朱棣对阿鲁台好生安慰,依旧命他为和宁王,安排其入京居住。

至于阿鲁台拥立的傀儡阿岱汗,大明从未承认他的地位,阿鲁台投降后很懂事,阿岱汗为了不损伤祖先荣耀,“挥刀自刎”了。

此战之后,草原形势豁然开朗。

瓦剌被灭,马哈木被生擒,答里巴汗与马哈木幼孙伯颜早在几年前便率领瓦剌残余势力一路西迁,或许将来可能会化身上帝之鞭;鞑靼此战后灭亡,阿鲁台投降,阿岱汗死于战场。

漠南漠北,再也没有大的反抗势力,只余下那些一盘散沙的小部族,以后也将会慢慢同化掉。

但蒙古三部,兀良哈三卫还盘踞在大宁东北方向。

七月底,明军还朝途中,特意绕行兀良哈三卫领地,脱鲁忽察尔盛情款待,明军在此地举行了盛大阅兵。

阅兵过后,脱鲁忽察尔、阿札施里和海撒男答奚达成共识,联名上表请求内附,永乐大帝再三推拒之后,“迫不得已,勉强”答应下来,脱鲁忽察尔、阿札施里和海撒男答奚及三卫中贵族头人皆获赏赐大量金银,敕封世袭官职后,迁居长城之内,江南繁华之地。

而兀良哈三卫的牧民,则按照大明的政策,打散,收编,划分草场,分配牛羊……

自商周时期的北狄西戎,至后来的匈奴、东胡、鲜卑、突厥……以至于契丹、女真、蒙古,困扰中原民族三千年的北方边患,在太祖屡次北伐削弱北元的基础上,被永乐大帝凭借强横武力,终于彻底征服,大明疆域直抵北海,与奴儿干都司连成一片。

再往北……太冷了,去不得!

而就在六月底,就在朱棣率领明军像撵兔子一样撵的阿鲁台满草原逃窜的时候,在东方的日出之国,倭国本州岛,也迎来了一场开始改变倭国国运的战争。

倭国此时的的天皇乃是称光天皇,但上有后小松上皇,下有室町幕府的第四位将军足利义持把持朝政,外有南北长合并不久之后,因不满足利义满罔顾诺言,逃出京都,再次在吉野山区建立南朝的后龟山天皇,此时的倭国国内形势,堪称动荡。

此时大明领着朝鲜、琉球两个小弟也来此凑热闹。

大军乘着季风,绕过倭国本岛,在出云登陆,一日之内,尽败此地大名,三日后占据石见银山,此地的守护大名山名家望风而逃。

明军守护银山不出,朝鲜大军则倾巢而出,扫荡周边地区,兵锋直指京都。

朝鲜乃是倭国的死仇,在敌人的徒弟上,指望朝鲜大军遵纪守法那是不可能的,抢劫放火不过小儿科,劫掠之中但遇抵抗,动辄屠城。

室町幕府一日三惊,在后小松上皇的号召下,周围各大名麾下的军队,外加幕府军队,共同组成讨逆大军,西征侵略者。

张辅与郑和站在山顶上,表情轻松的观赏着山下正在发生的战争,或者也可以称其为屠杀。

以使用火枪的神机营对阵使用冷兵器的军队,就够欺负人的了,何况此时的倭国军队,称其为使用冷兵器,都有些言过其实了。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4u77f/64u77uw7.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22中文网麒麟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