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字幕:王莽既死,新朝就此覆灭。自公元8年始,25年终,国祚17年。

巨鹿太守窦融高坐府衙,对本族众兄弟说道:众家兄弟,我观新朝虽亡,更始政权亦自不稳,东方扰乱。今天下安危尚未可知,我等则其奈何?

众人:愿闻兄长高论。

窦融:我高祖曾为张掖太守,从祖父亦曾为护羌校尉,累世都在河西。天下皆知河西殷富之地,带河为国。张掖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

众人:既是如此,我等愿随兄长回转河西,共创大业。

窦融大喜,于是寄书大司马赵萌,请求辞去巨鹿太守之职,自愿率众镇守河西。

赵萌一说就肯,遂向更始帝刘玄进言,任命窦融为张掖属国都尉。

窦融闻讯甚喜,携带家属就任。

画外音:此后窦融便在河西抚结雄杰,怀辑羌众,与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库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等结交,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张掖太守任仲得知,解印离去。窦融仍居属国,领都尉职,而置从事监察五郡。河西民俗质朴,窦融政亦宽和,故使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平时习练兵马,明烽燧之惊,以防羌人扰乱,抗击匈奴侵扰。于是安定、北地、上郡流民避凶饥者归之不绝,窦融遂成塞外天子。

镜头转换,宛城汉都。

新朝既亡,汉军诸将皆请更始帝移驾长安,以号令天下。

刘玄却不喜长安旧都,便命刘秀代理司隶校尉,派其到洛阳修建宫殿官府。

刘秀领命,遂辞别新婚妻子阴丽华北行,前往洛阳上任。

一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自不必说。行到第三日上,经过父城。

刘秀望望日头,见天色还早,便有些犹豫,欲待绕城而过,继续北上赶路。

思由未已,忽听前面山林中有人高喝:呔!兀那汉子,休要再往前行。你须知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打此处过,留下买路财。若是牙半个说不字,你来看,俺这宣花大斧,管杀不管埋!

话未落音,鸾铃响处飞出一骑,拦在当道。刘秀抬眼看时,见来人是个黑大汉,手中提一柄开山大斧,胯下乌骓马,恰似霸王再世,威风凛凛。

往林中看时,见里面影影绰绰,不知还有多少人马。

刘秀将坐骑勒后数步,问道:好汉!你是绿林,平林,新市,或是舂陵?

大汉:小倌!你说的这些,咱是半点不懂。闲话少说,还是将随身金银及乘坐马匹,留下来罢!

刘秀见其丝毫不知绿林之事,不由诧异。正在此时,只听对面林中有人哈哈大笑,鸾铃响处,十余骑战马驰出,顷刻已到近前。

其中一人叫道:刘文叔别来无恙?故人在此!

刘秀定睛看时,见来者正是旧日故交冯异,急下马相见,执手无语,热泪盈眶。

字幕:冯异,字公孙,父城人。

冯异:闻说文叔奉更始皇帝诏命,被封司隶校尉,欲往洛阳上任,则必从此路通过。恐我兄绕城而过,故于此等候三日,果然见着!

于是喝令诸人下马,欲待挨个引见。那个扮作劫道强盗者哈哈大笑,自报家门。

强盗:俺名叫铫期,字次况,早闻贤兄大名,开个顽笑,幸勿怪罪。

刘秀:既是自家兄弟,有何怪罪!

冯异:以下诸位,分别名为叔寿、段建、左隆等,皆是父城同县豪杰。

刘秀大喜,与众人见礼已毕。

铫期挑大指赞道:某闻向日昆阳大战时,公率三千铁骑冲突于百万军中,兀自不信。今日见之,竟未被俺铫期吓倒,方信其实。

众人闻此,皆都大笑。冯异遂请刘秀入城,父老豪杰早已列队迎接,开门奉献牛酒,如迎天使上宾。

刘秀暗叹:有友如此,我大事成矣!

镜头闪回,叙述冯异由来。

刘縯起兵之时,冯异任新朝颍川郡掾,奉命监护五县,与父城县长苗萌据城抵抗舂陵子弟兵。至更始元年,刘玄被绿林拥立为帝,命刘秀率军由南阳攻取颍川,进攻父城。

刘秀未能攻克,屯兵于父城所属城巾车乡。冯异外出巡视属县,被汉军捕获。

冯异堂兄冯孝及同郡人丁綝、吕晏都在刘秀军中,共同保荐冯异,刘秀当即召见。

冯异道:老母现在城中。如能放我回城,愿将所监五城献上,以报将军恩德。

此话一出,冯孝等都觉过分,皆都看向主将。

哪知刘秀毫不犹豫,当即从之,便令给还枪马,放回父城。

冯异也不道谢,只一拱手,便即告辞,引领从人以归。回到父城,便力劝城守苗萌,一同投顺刘秀。苗萌同意,于是果将所管五县皆献予刘秀,并不食言。

刘秀得其厚报,亦不出言相谢,心感而已。

冯孝等人皆都惊异,相互议论道:彼二人大有古人之风,我等常人不及。

其后刘縯遇害,刘秀回还宛城,而冯异始终坚守父城,拒不投降更始政权,并先后击败更始诸将十余次围攻。此后刘秀又娶阴丽华为妻,就亲新野,冯异无有不知。

至此时新莽王朝灭亡,刘秀重被得以重用,命为司隶校尉,使筹建新都洛阳,冯异亦提前得知,由此引十数位同乡心腹兄弟,就城外林中迎接。

闪回结束。

刘秀随冯异进城,欢聚三日,因劝冯异:何不放弃父城小县,与弟同往洛阳?

冯异:蒙兄长不弃,弟敢不从命。

刘秀:既是如此,便命兄屈为行军主簿,若何?

冯异:荣幸之至。

刘秀:铫期诸兄,可皆暂为营中掾史,若何?

铫期等:敬诺!

众人于是收拾行囊,带领家丁仆役,随从刘秀到达洛阳。入城之后,刘秀便设司隶校尉府,复置下属官吏,成立幕府。乃陆续发布校尉府公文,通知地方官府,处理政事完全按照西汉旧制,有条不紊。

更始二年春,新都宫室营建已毕,刘秀奏请天子移驾洛阳。

刘玄闻奏大喜,即率百官及内宫家眷启行,不则一日,到达新都。

三辅官员派代表到洛阳迎接更始皇帝,拜于道傍。因见更始皇帝仪仗不整,麾下绿林诸军将领经过,并无像样冠带,而是皆用布巾包头,身穿女子衣裳,无不耻笑。

皇帝仪仗过后,司隶校尉刘秀引领自己下属诸将官员,缓缓行至。三辅诸官见到刘秀等人服饰,皆都喜悦万分,几乎不能自制。

众官不由望尘而拜,有些年长官员皆流泪道:“未料今日,能重见汉官威仪也!”

字幕:从此天下有识之士,皆都归心刘秀。

镜头转换,洛阳新都王城。

申屠建、李松等人闻说天子建都洛阳,恐刘秀反居自己之上,便从长安送来帝王乘舆冠冕,又派遣中黄门从官及宫女千余到至洛阳。

申李二人上疏密奏:长安乃汉室旧都,列祖列宗陵墓所在,实乃万世不易之基。今新莽覆灭,汉室复兴,臣等愿效全力,奉迎陛下复还旧都长安。

奏疏既上,二人复恐刘玄不从,李松又亲引五千军东来,迎出函谷关之东。

至此地步,更始帝虽然不喜长安,但因举国精锐大军,半数皆在申屠建及李松二人之手,知道违拗不得,只得准奏,自洛阳向西而进,意欲迁都长安。

车驾西行,刚离洛阳不远,只见前面尘头大起,原来是李松引军已至。

李松下马参驾,山呼万岁,也不与众臣见礼,随即上马,率军奉引銮驾,在前而行。

百官见此,齐都变色,无奈敢怒而不敢言,只得奉拥天子车驾,一路西进。不觉日出日落,旬日已过,兵过霸桥,已临长安城下。

申屠建早命大开城门,率引长安众臣远出迎驾。未料更始帝车驾刚入长安城门,御马突然惊奔,触撞在北宫铁柱门上,三匹马都被撞死。百官皆都大惊,急忙上前救驾。

刘玄自车中滚落而出,口中叫道:“景帝当初曾贬我祖至长沙,今亦不允我回归长安乎!早知如此,我便建都洛阳,不复西进,岂不是好?”

由是连哭带闹,非要复还洛阳。又命李松:卿可引领五千兵马,镇守长安;并留下先前所派中典门从官及宫女人等,朕与众卿自回洛阳。

李松怒道:“今百官皆已至此,岂因三马之死,而中道废此迁都大计者!”

刘玄见李松发怒,不敢违拗,由是只得进城,终于定都长安。

申屠建待天子车驾入城,自后跟来,闻说竟有三马撞死北宫怪事,不由奇道:“马惊触门,死一二匹可矣,焉有三马同时皆死者?”

李松瞠目结舌,无言可答。

更始帝虽然定都长安,但每每想起三马同死之事,心中屡屡不安。

数日过后,李松与棘阳人赵萌联名上书,向天子建议,所有参与平灭莽新叛逆功臣,都应当封王。

刘玄将奏书示与众臣,诏命众议。

诸位绿林好汉自是称快,惟有大司马朱鲔当廷争辩:“此事不可。当初高祖曾杀白马为盟,约定不是刘氏宗室,不能封王,勋臣之后无大功者不得封侯。今若复封诸王,恐天下不服,反致其乱。”

更始帝:大司马此议,最是恰当不过。

李松:何谓最是恰当?彼时汉朝初建之时,韩信、英布、彭越等,不亦曾封王耶!

更始帝闻此,不敢再说,于是下旨,先封宗室诸王,次及开国功臣。

传旨官:奉天子旨意,诏封太常将军刘祉为定陶王,丞相刘赐为宛王,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大将军刘嘉为汉中王,刘信为汝阴王。

被封诸王:臣等领旨谢恩!

传旨官:奉天子旨意,敕封定国上公王匡为比阳王,成国上公王凤为宜城王,大司马朱鲔为胶东王,卫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王,廷尉大将军王常为邓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穰王,九卿将军申屠建为平氏王,尚书胡殷为随王,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大司空陈牧为阴平王,骠骑大将军宋佻为颍阴王,车骑大将军尹尊为郾王。

群臣诸将闻此,皆都欢喜万状,伏阙受封,山呼万岁。

大司马朱鲔固辞道:臣不是刘氏宗室,不敢违犯王制。

更始帝:诸王皆受,卿又何必固执如此?

朱鲔:臣闻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臣功微德薄,不敢与诸王并列。

刘玄无奈,于是改任朱鲔为左大司马,刘赐为前大司马,使与李轶、李通、王常等将镇抚关东。命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共同主持朝中内政。

字幕:右大司马赵萌,宛城人。更始帝刘玄早在苑城之时,便纳赵萌之女赵氏为夫人,很是宠爱,此时故将政事委托岳丈处理,使其能与诸位勋臣并列。

画外音:定都长安以后,更始帝以为莽新已灭,天下无事,便即将朝政尽托于李、赵二人,自己深处内宫不出,耽于享乐。

群臣有事上奏,更始帝常因醉酒不能接见,就命侍中坐在帷帐内,冒充自己答话。

诸将听出声音不对,出宫后皆都抱怨:今大事成败还不可知,陛下何放纵至此!

宠姬韩夫人嗜饮,每侍奉更始帝饮酒,见到常侍奏事,便即发怒,起身捶破书案。

韩夫人:皇上正在欢饮,贱奴何敢偏拣此时奏事?

由是常侍喏喏而退,便不敢再替群臣转奏。

国丈赵萌专权,作威作福,郎吏凡有直言赵萌放纵者,更始帝便拔剑相击。

赵萌仇恨侍中,命廷尉杀之,更始帝出面相救,赵萌竟不肯从。

由是李轶、朱鲔专制于山东,王匡、张卬暴虐于三辅,朝廷所封官爵,都是商贩厨师之流,皆穿奇装异服,甚至穿着女子装饰,在路上相互嬉笑怒骂。

京城便有歌谣传唱讽刺: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镜头转换,时有豫章人军帅将军李淑,上书讽谏。其书略云:

今贼寇初灭,王化未施,百官皆宜慎使职责。三公上应天宿,九卿下法河海,皆代天巡守者。陛下底定帝业,虽由下江、平林盛势,乃临时而发,天下既定,不可再用。亟宜改革制度,广揽天下英杰,按才授爵,以匡救国。今公卿无一不被官军霸占,尚书出身庸伍;亭长贼捕重用,以为辅佐治国大任。须知名器,圣人至重,今加于庸人,望其能裨益于万分,兴王化致理义,则谓缘木求鱼,入山采珠。海内见之,窥度汉室江山必矣。臣非因嫉憎,实为陛下惋惜。坏良材,损锦绣,实应慎虑者。望弃荒谬,以兴文王用人之德。

更始帝览奏大怒,令将李淑逮捕入狱。

自此关中离心,四方怨叛。诸将若是带兵出征,则各置亲信担任州牧郡守,使其征税供应军需。以至天下州郡交错,县官不知所从。

丞相刘赐进谏:新莽虽亡,天下未附;陛下宜招徕四方,使天下豪杰皆服王化。

更始帝:准奏。即派使节到各郡国,宣布诸郡国投降汉室者,可复其封爵官位。

圣旨既下,命右大司马派使出京。而赵萌所遣钦使,皆是贩夫走卒之辈,又多为李松、赵萌等人亲戚心腹,胸无点墨者。

钦使离京,韩鸿出场。

字幕:韩鸿,宛城人,右大司马李萌亲信,被派为上谷钦使。

韩鸿率团到达上谷,太守耿况亲出迎接,为表达归附汉室诚意,主动缴纳太守印信。韩鸿洋洋接受,但过一夜之后,并无发还之意。

上谷郡功曹寇恂与耿况交厚,又脾气暴燥,遂率兵拜访韩鸿,请求发还太守印信。

韩鸿:我乃皇帝使臣,即便不给,你欲威胁我乎?

寇恂:下官怎敢!只替天使思虑不周而感惋惜也。

韩鸿:有何惋惜?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574f7/6uftvt47.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笔趣小说宝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