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朝堂之上,众臣列班,商议安抚匈奴大计。

大司马严尤谔谔直言,陈说利害,王莽不听,当即赐封王昭君亲侄王歙为和亲侯,送匈奴使臣还至边塞,并诱逼须卜当至长安,立为须卜单于。

匈奴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闻说王莽更立须卜单于,不由大怒,立反新朝,派兵大肆抄掠北边。至此,除西域诸国之外,匈奴亦与中原王朝反目。

与此同时,西南边报传来,报说更始将军廉丹攻打益州郡,不能取胜。

继而又有告急文书入京,报说益州郡夷人栋蚕、若豆等起兵造反,击杀郡守。越郡夷人大牟亦叛,屠杀官吏平民,侵占财产。

王莽览表不悦,当即下旨:命召廉丹回朝待罪,改派大司马护军郭兴、庸部牧李曅代领其兵,攻打蛮夷若豆等部;另派太傅羲叔士孙喜为将,前去平定江湖盗贼。

大司马严尤:天下皆反,朝廷兵马不敷使用,如其奈何?

王莽:此又何为难事?立即传檄诸郡,诏命大规模招集全国壮丁,以及死囚、官吏、平民家奴,名曰猪突勇士,以为精锐。以此迎敌,何贼不破!

尚书出班上奏:兵员虽得,军资不敷支付,却又奈何?

王莽:此事更易。复向全国征税,官民财产三什取一,换成绸绢,运送长安。

严尤:若与匈奴交锋,我国中战马不敷使用,如其奈何?

王莽:却又来!开动脑筋,何策不有?可命公卿及以下官吏,皆在府中养马;据其官秩等级,以定养马多少。则一年之内,十万良马唾手可得也。

严尤:匈奴善战,天下皆闻。臣不知以何人为将,可期必胜。

王莽:这个不用你这个大司马操心,朕自有妙策。

次日平明,长安城四门皆都张贴告示檄文,上盖传国玉玺大印。其文略云:

奉天承运,大新皇帝诏曰,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然匈奴为祸西北,数百年矣,不归王化。今布告天下,招集国中有奇巧技术者献策,以攻匈奴,被采纳者皆可越级提升。

檄文既出,京师轰动。旬日之间,上言建议者以万人计,出入朝廷,填塞宫阙。

王莽览其奏疏,只见五花八门,奇策百出,不一而足。

有说西渡黄河,不以舟楫,连接马匹首尾,既可成桥,以渡百万军队者;

有说不须筹备军粮马料,只要服食药物,便可使军队旬月不饥者;

有说自己怀有奇术,能凌空飞行,一日千里,可侦察匈奴军情者。

王莽看到此处,实在难忍好奇之心,遂命献此计者入宫登殿,当面试验。

献策者领旨上殿,便以鸟羽做成两翅,头身都附羽毛,登高纵跃,以扣环纽带操纵飞行。未料只滑行数百步外,便即跌落地上,摔得头青脸肿,众官无不大笑。

王莽知其皆不能用,但为保住朝廷颜面,亦都任命为理军,赏赐车马,等待出征。

时有夙夜连率韩博,听闻天子专好猎奇,乃上书奏报,推荐异能之士。其疏略云:

今有奇士巨毋霸,出于蓬莱东南五城,西北昭如海濒,身长一丈,腰大十围,轺车不能载,三马不能胜。来至臣府,欲求奋击胡虏。霸卧则枕鼓,坐以铁箸取食,此皇天所以辅新室也!若蒙陛下恩准,臣请即日将以大车四马,上建虎旗,载霸诣阙。愿陛下更作大甲、高车、贲育之衣,遣大将一人,与虎贲百人迎之于道。京师门户若不能容,则请开高大之,以示百蛮,镇安天下。

列位看官!你道世间焉有此等人物?原来韩博此奏,是欲效汉武帝之时东方朔,以此讽谏天子,劝其休要听信无稽之谈,遗笑天下。

王莽览奏,恼羞成怒,便即回复,诏命将巨毋霸留在新丰县,更其姓氏为巨母,意谓是因文母太后驾崩,而此人出现,是姑母欲使自己成为霸王之符命。同时命将韩博关进监狱,以出言不当、戏弄天子为由,终于将其处死。

自古以来,因开皇帝玩笑而丧失性命者,韩博当是第一人。

旬日之后,大司马严尤上奏:二十万大军征集完毕,屯于京师郊外,等候帝诏。

王莽闻报大喜,当即下诏:既是如此,便遣严尤、廉丹二卿为将,率军攻打匈奴。复将二卿都赐姓征氏,称为二征将军,命务必诛杀栾提舆单于,而立须卜当代之。

圣旨既下,大军于长安城西马圈祭旗誓师,准备西征。

主帅严尤止住三军,复上书奏道:微臣以为,国事纷扰,有缓有急。当今之计,匈奴之事可暂且罢置,首要之事,是平山东盗贼。臣冒死上言,伏乞圣裁。

王莽览奏,怒火万丈:箭在弦上,岂可不发?此贼一贯消极怠战,朕不用你便了。

于是下诏,命将严尤免职。满朝文武见此,皆都震惊,但无人敢言。

时有议曹史范升,代郡人氏,欲诣阙进言,先向大司空王邑呈递签呈。其书略云:

子不间父母,方称孝子;臣不毁君王,乃谓忠臣。今众人异口同声,歌颂皇上神圣,赞扬阁下英明。今天下大事昭如日月,震比雷霆,然天子不见,阁下不闻;则天下万民,阖唤苍天?阁下以善政不言,过失犹小;以恶政行之,失则大矣。两者必居其一,则无怪乎天下怨恨,皆归于公。天子今恐远方不服,臣却以国内百姓不满为忧。今正逢春始,却征调壮丁役使远方,粗食不充,田地荒芜,粮谷腾贵,一斛数千钱,官民水深火热,岂谁为国!臣恐不久,胡貊守阙,盗匪入帷矣。臣有良策,请引见天子,临阙奏之。

王邑看罢,冷笑数声,置之不理。

大军未发,翼平郡连率田况奏报,说郡县对民间财产估计不实。

王莽遂命再征税一次,并谓田况忠心为国,升为伯爵,赐钱二百万。民众本来不堪困苦,今又被征赋,皆都咬牙切齿咒骂田况,恨其早死。

青徐二州百姓家财荡尽,由此扶老携幼,抛弃家园流亡,终致老弱死于路上,强壮加入盗贼。遂皆推东海郡治县人刁子都为首,乃率流民起事,转战于徐、兖一带,拥众六七万人。由此北望赤眉,南联绿林,齐鲁吴楚一带皆反。

春正月,王莽诏命大赦天下,根据三万六千年日历,改年号为地皇。

为征匈奴,又下诏书:予之皇初祖考黄帝平定天下,将兵为大将军,内设大将,外置大司马五人,大将军至士吏凡七十三万八千九百人,士千三百五十万人。予受符命,稽考前人,将条备焉。因此诏命,设置前大司马、后大司马、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中大司马职位,各州牧至县宰都赐予大将军、偏将军、裨将军、校尉称号。

诏旨既下,天使四出。于是乘坐驿站传车使者经过各郡,每天将近十批。各郡仓库中没有现存粮食供给,驾传车马匹不够,就掠取民间,征用路上行人车马。

秋七月,大风摧毁王路堂。

王莽又借符命,诏立王安为新迁王,将太子王临降为统义阳王。又下诏书,说黄色宝贵,红色轻贱,命郎官、侍从官都穿深红色衣服。

当时常有望气者入宫求见皇帝,都说京城中宜大兴土木,以压制邪祟。

王莽深信不疑,便命在长安城南兴建九座皇家祭庙。其中黄帝庙最大,东西南北四方各长四十丈,高十七丈,其它祭庙减半,规模十分宏伟。

为修建皇家祭庙,复下诏广泛征召全国工匠及捐助钱粮者,人马粮草络绎于途。

九庙设计极尽工巧,支出数百万钱,役夫丧生者万人左右。

当月大雨,连绵六十余日不停。

忽一日,大司空属吏王丹向朝廷告密,说有钜鹿郡男子马适求等人,意图谋反,欲发动燕、赵等地兵马,在密谋之时泄露消息,为小臣所知。

王莽览奏,赐封王丹为辅国侯。立遣三公大夫逮捕审讯马适求党羽,牵连到各郡国才俊之士数千,都被处死。自此举国大兴告密之风,奸巧欺诈之徒,皆以诬人造反为务。

汝南人郅恽深明天文星象,上书奏道:天兆汉室必当复兴。屡生异象者,是示以陛下觉悟,归于臣僚者。陛下宝位取之于天,宜还于天,谓知天命。

王莽览奏大怒,命将郅恽擒拿进京,下入诏狱;后又赦免,以示宽容。

地皇二年春正月,新朝皇后病死,谥曰孝睦皇后。

王莽下诏:皇后大丧,诸皇子王公勋戚皆许上祭。惟皇后亲子统义阳王临不孝,行为荒悖;且乱言天道星相,包藏祸心,故不许临丧,命在府中思过。

朝中众臣闻诏,再次震惊,私论纷纷。

镜头闪回,景阳宫中,皇后生前。

皇后本是王莽结发原配正妻,为人性情贤婌,贞静端庄。初因丈夫王莽为沽名钓誉,逼死自己亲生数子,皇后不敢明言,但只为之涕泣,以至失明。

王莽见此,心中也颇为后悔,便令太子王临居于宫中,奉养母亲。

皇后侍者原碧貌美非常,王莽本已临幸;太子王临既居内宫,亦与其私通。

天长日久,太子因恐事泄,便与原碧密谋,欲杀生父王莽,以免大祸临头。

然而原碧胆小怕事,只能参与密谋,不敢亲自动手。

王临归见其妻,面带忧色。

太子妃乃是国师刘歆之女,因家传秘术,自幼善观星相。因见太子脸色不愉,愈加相信自己观星所断,于是忽作惊人之语道:我说什么来?昨夜观星,便知宫中将恐有白衣之会;今日再看夫君脸色,果然不差。

太子猛吃一惊,以为被妻子看出心事,急问道:什么白衣之会?

太子妃:白衣之会,便是穿孝,意谓这皇宫之中,将有丧事发生也。

太子:此话可真?

太子妃:怎么不真?我家传观星绝艺,百不失一!

王临闻言大喜,暗道:此是我谋且将成功,必是举国为父皇挂孝之兆也。

心中虽喜,却不说破,也不形于颜色。

未料太子其事未举,便被父皇借大风降兆为名,贬为统义阳王,并命搬离皇宫。

王临不知父皇是为消灾,还以为自己密谋已泄,出宫还第之后,愈增忧恐。

其后未久,忽闻皇后病重。王临大惧,这才顿悟,妻子所云宫中将有白衣之会,是指母后,而非父皇。乃借问疾为名,上奏皇后母亲。其奏略云:

臣启母后,皇上对于子孙要求至严,天下共知。儿之长兄及次兄,俱在三十岁时便被父皇逼死,母后不记否?今儿臣复至三十,诚恐母亲一旦不保,则儿不知死所矣!

皇后读子密奏,忧叹不已,转思无计,置于榻侧。

适逢王莽入内探视妻疾,见其书大怒,便疑王临怀有恶意,欲要弑父篡逆。

其后未几,皇后病重不起,终于薨逝。于是皇后大丧,王莽不令王临上祭。

闪回结束。皇后葬礼即罢,王莽终不放心废太子之事,遂诏命案事使者司,派从事及侍者往皇后宫中,收捕原碧拷问。

原碧以为事情败露,又不耐酷刑,遂具服认罪,自承与太子通奸,并欲谋杀天子。

王莽见到原碧供状,怒不可遏,七窍生烟。但思似此父子同奸乱伦之事,乃系家丑秘闻,如何可以外扬?由是暗中指派中黄门,毒杀案事使者,就将尸首深埋狱中。

既将案事使者灭口,又命中黄门前往前太子府,赐予王临毒药,令其自杀。

王临自知不免一死,但不肯饮药,乃拔剑自刺而死。

王莽老来逢此人伦惨变,追根求源,遂迁怒国师公刘歆,亲下诏责道:统义阳王临本不知星相之变,何敢起谋逆之心?皆因令女告之,事从此起。卿其何辞?

刘歆无由自辩,为免灭族之祸,只得逼令女儿自杀。

便在统义阳王夫妇自杀当月,可煞作怪,新迁王王安亦随后莫名其妙病死。至此王莽发妻所生四子,宇获安临,皆都死亡殆尽,一个不留。

王莽见王安已死,自己再无嫡系后嗣,自此后悔莫及。忽想起自己当初封侯之时,曾临幸侍者增秩、怀能二女,分别生子王兴、王匡,皆留居新都旧国,未接至长安宫内。

如今嫡子已绝,只得退而求次,乃下诏旨,命以王车派遣使者,迎二庶子至京,封王兴为功修公,王匡为功建公。

时有卜者王况,行至魏成郡,见大尹李焉,对其闲话之间说道:天子后嗣绝矣,王兴、王匡二子来历不明。贫道以先天卦数卜之,汉家必当复兴,并有李氏为辅。

说者或许无意,听者委实有心。李焉闻此,便请王况伪作谶书,计有十余万言。

谶书传至长安,有人献入内宫,向天子告发。王莽览书大怒,命将李焉及王况二人皆锁拿至京,秘诛杀之。

时隔未久,两路远征大军败报迭至。

太师羲仲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率兵东征,出击青、徐叛贼,累年不果。

国师和仲曹放相助郭兴征伐句町,损兵折半,亦不能克。

王师虽然剿敌无功,然而放纵害民有能,百姓由此陷于重困。

王莽览奏,犹不醒悟,又命转运全国粮食、丝帛,运往西河、五原、朔方、渔阳四郡,每郡以百万计,欲以此为资,进攻匈奴。

此时须卜当因病去世,王莽将宗室庶女嫁给须卜当子后安公须卜奢,尊宠深厚。

是年秋,陨霜杀菽,关东大饥,蝗虫成灾。

王莽既减轻私铸铜钱之法,犯者愈众,由是复重刑罚,命伍人相坐,没入为官奴婢;其男子槛车,女子步行,以铁琐琅当捆索其颈,传诣钟官服刑者以十万计数。到者则拆散其夫妇,离弃其子女,致愁苦困死者什之六七。

闰八月,丙辰,大赦天下。

郎官阳成进献符命,并上书劝谏:陛下春秋正盛,应继立皇后,勿使中宫有缺;更应遍选天下美色,以充后宫。岂不闻黄帝因御一百二十少女,致成神仙乎?

王莽览其符命大悦,遂遣中散大夫、谒者分行天下,博采乡里淑女,登记名册。

天下百姓闻此,俱各激愤,纷起反抗。是岁吴楚青徐之地未宁,又有南郡秦丰聚众近万人;平原女子迟昭平亦聚数千人在河阻,俱反新朝。

王莽大忧,召问群臣擒贼方略。

群臣皆都奉承上奏: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何劳陛下忧虑!

故左将军公孙禄当时位列朝班,抗然奏道:老臣有本上奏!

王莽:老爱卿有本,只管奏来。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574f7/6uftvt4t.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书虫小说笔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