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吴郡南徐,孙权官邸。

华歆闻说出使许都,欣然领命,便请赍表而行。

孙权至此反悔,却又有些不舍。

华歆看透孙权心思,笑道:将军因能遵奉皇帝,方得车骑将军之封。但因赤壁之战,却与曹公结怨,其实便是背叛朝廷。某此去许都,于公深有两便,将军何必犹豫不决?

孙权:不知何谓两便?愿闻其详。

华歆:其一加深天子之宠,其二以释曹公之怨。有此两便,岂不是好?而今江东人才济济,文武皆备;将军留我一个无用之物,何如遣去许都,以为江东喉舌?

孙权闻而大喜:既是如此,一切拜托先生。望在曹公面前,为某多多美言。

豫章士子听说华歆欲进许都,乃聚宾朋好友及昔日同事千余人,都来贺喜,并集资数百金相赠,以为程仪。

华歆来者不拒,暗中却在赠金上一一作了标记,写上某某所赠。

来日临行之前,众亲友在江边摆酒,与华歆饯行。

华歆将赠金全部摆于案上,对众友说道:某本无拒绝诸位馈赠之心,故昨日所赠皆受。但思此次孤车远行,路上盗贼蜂起,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望诸位为某设计周全。若无良策,则请收回高谊,便如同救某性命一般。

众人见此,知其拒礼之心甚决,只好收回各自所赠,复赞叹华歆高尚品德。

华歆与众友宴罢相别,径赴许都来见曹操。

曹操大喜召见:某思见先生久矣。前屡次相请不至,今受孙权之命来使,却是为何?

华歆:名为吴使,实为应丞相之召,前来效命朝廷。某居吴地,若不奉命而私自前来,必为孙权所害。

曹操:则孙权命公来使,究为何事?

华歆:孙权令某来见天子,是为表奏刘备领荆州牧,以汉上九郡大半归之。

曹操大惊:如此鼎足之势已成,某终不能平定天下!那刘备今得荆州,困龙入海,是我大敌也。况复又与孙权结亲同盟,互相表奏!

华歆:天子今在明公掌握,是否准奏,倒不需为难。

程昱忽插言道:他有表奏,丞相岂不更以天子之名敕封,离间其盟?

曹操:此言何意?

程昱:东吴所倚仗者,无非是大都督周瑜以及老将程普。丞相前番表奏周瑜为南郡刺史、领江陵太守,今可更封程普为江夏太守,并派使者赍持印信到江东赐发,命周瑜、程普克期到任。则其二人必与刘备为仇,动用兵马争其封地。我乘其火并而图之,不亦善乎?

曹操大喜赞道:仲德之言,正合孤意。

遂铸印信,遣使送去南徐;又封华歆为议郎,兼司空从事、大理少卿,留在许都。

天子使命到了东吴,周瑜、程普各自拜受职印,并遣部将护送天使还都。

周瑜既领南郡,遂上书吴侯,乞令鲁肃去讨还荆州。

孙权以周瑜书信让鲁肃观看,鲁肃笑道:此虽是曹操离间之计,但某也正想往荆州走上一遭,观看刘皇叔和孔明下步动静。

说罢即调快船三只,率二十名水手,直奔荆州而来。

刘备与孔明在荆州广聚粮草,调练军马,忽闻鲁肃渡江来到,遂迎入府衙,落座献茶。此番未待鲁肃开口,孔明先问:子敬远来,可是为了讨还荆州?

鲁肃惊问:先生何以知之?

孔明笑道:孙仲谋表奏我主为荆州牧,曹操将计就计,却又封周瑜为南郡刺史,程普为江夏太守。此欲令我两家自相吞并,他好于中取事也。此中奥妙,不但子敬晓得,公瑾也自深知。子敬此来非为讨荆州,是来探问我主今后行止罢?

鲁肃大笑:人道孔明多智类妖,果然不虚。那倒省我多此一问,即请明言。

刘备答道:前经赤壁一战,我两家虽胜,但若与曹操抗衡,尚有不能。需进取西川,联巴蜀与吴越之地,据长江以拒曹操,尚保万安。

鲁肃惊问:如此说来,皇叔有进取西川之意耶?

刘备:某在借荆州之时,便有兵进西川之意,但仔细想来,却于情理上有些不妥。

鲁肃:未知有何不妥?

刘备:那刘焉向任冀州刺史,与我同宗。今若取其子刘璋城池,恐被外人唾骂;若要不取,还了荆州,何处安身?事出两难,还望子敬与公瑾为我谋之。

鲁肃听他说得在理,便安慰道:皇叔即为我江东贵客,便是我半个主人,岂敢相逼?不如某回去与周都督商议,皇叔与孔明紧守荆襄,抵住曹操北来之兵,我江东发兵替你去取西川。若是得了西川,便赠予皇叔作为陪嫁,皇叔却交还荆州与我江东。此计若何?

言犹未了,孔明早已鼓掌称善,刘备也转忧为喜,起身施礼相谢。乃盛排筵宴,厚加款待,宾主尽欢。酒宴已毕,礼送鲁肃下船,直到江边拱手而别。

镜头转换。鲁肃未回南徐归报孙权,先到柴桑面见周瑜。

鲁肃入帐,具言借给皇叔荆州使拒曹操,并允替其攻取益州,以为陪嫁之事。

周瑜笑道:都说子敬乃是实诚君子,不想也这般狠辣,用此一石二鸟之计。

鲁肃惊问:都督何如此说我?

周瑜:休谓我不知,你这是以曹操拖住玄德,不使其与我争西川罢?待我取了西川,引得胜之兵顺江而下,则取荆州易如反掌,还拿甚么益州与其交换荆州,以作嫁资?子敬,休道你这老实人上了孔明之当,我谓是刘备与孔明,上了你鲁子敬大当也。

鲁肃原是一副忠厚老实面孔,又轻易不使诈计,未料此时被周瑜一语便即道破,不由惊奇万分,张大嘴巴合不拢来。

周瑜:既是如此,你我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默契至甚。子敬也不必回南徐去见吴侯,再劳尊步辛苦一番,去荆州对刘备说知。孙刘两家既结为亲,便是一家,我这便起兵去替他取西川。路过荆州之时,却问他索要钱粮,以供军需。

鲁肃大喜,便再往荆州,入见玄德、孔明:公瑾闻皇叔顾念同宗之情,甚是称赞皇叔盛德,遂与诸将商议,起兵替皇叔收川。但军马经过荆州,却望接应钱粮,以供军需。

孔明听了,连忙点头:难得吴侯好心,周都督厚情。雄师到日,即当远接犒劳。

鲁肃辞回,再到柴桑,回报周瑜。

周瑜大喜,上书吴主孙权,言明借道荆州出兵西川,得胜回军时,便以假途灭虢之计夺回荆州,并将取川计划说明。

孙权看罢周瑜来书,即刻回书批准施行,令周瑜与鲁肃两个月内呈报作战方案,三个月选练兵马分拨将领,待来春发兵溯江西进。

周瑜得令,便与鲁肃夜以继日筹备从征军事。却不觉旧伤复发,病体渐渐沉重。

转眼年尽春来,孙权在南徐为周瑜治酒壮行,再次亲付佩剑,许其先斩后奏之权。

周瑜遂仗一股豪气,勉力支撑病体,赶回驻地柴桑,次日发兵西进。

大军行了数日,周瑜便觉身体沉重,旧伤处痛不可当。鲁肃见都督如此,与众将商议,便令暂时扎营巴丘,一边遣人就近四处遍访名医,来与都督治伤。

名医未得,鲁肃见都督面色不佳,急令军医入帐调治。军医却均不知病源,束手无策。

甘宁向鲁肃进言:何不请神医华陀到来?则不论是何重病,那是手到病除。

鲁肃:我闻赤壁战前,华佗因得罪曹操,已被下狱而死,兴霸何作此梦呓之言?

甘宁:是诈死也,以此脱身。据末将所知,华佗现居吴郡某巷。

鲁肃大喜,急遣使携重金返回江东去请华佗,自己衣不解带,在帐中侍候公瑾病情。

次日申时,周瑜忽然醒转,并从榻上坐起,精神转旺。自知是回光返照,死期已至,即于榻上遗书于主公孙权,交付鲁肃之手,再三叮嘱。

又召大小将佐入帐,安排后事:我幼从伯符,后保仲谋,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我死之后,子敬可代掌三军,引师回吴。汝等应随子敬善事吴侯,共成大业。

言罢,昏绝于榻。诸将闻此大悲,齐跪于床前,却不敢恸哭出声。

过了半个时辰,周瑜又醒,环视诸将,仰天长叹:孔明乃是不世英杰,某生不能与其联手灭除曹操,此生大憾事也。天何不公,付亮以生,令瑜以死?即死瑜,何生亮!

连叫数声而亡,寿止三十六岁。

三天之后,华佗方至,周瑜已停柩在帐。可惜周瑜与孙策自幼结交,未料命运亦是一般,都是身中毒箭,又皆因错过神医华佗,以至英年早逝。

只因大军在途,鲁肃不敢举哀,即令中军书记官庞统率五百人马,护送周都督灵柩先回吴郡向主公报丧,自率大军转回柴桑。

又写私书,派心腹星夜前往江陵,向刘备及孔明告变,请其防备曹兵乘丧南来。

庞统领命,扶柩先发,同时令人先骑快马回归南徐,飞报主公凶信。

字幕: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襄阳人,名士庞德公之侄。

不则一日,信使飞驰南徐入宫,向主公报哀。

孙权闻报大悲,亲着丧服为周瑜举哀,每日望北而哭,寝食俱废。

左右无不感伤,又恐主公哀毁逾恒,只得整日劝解。五日之后,庞统又使人回京来报,都督灵柩已运回吴郡,等候旨意措置。

孙权遂率群僚,亲迎至丹阳郡芜湖县,扶柩而返,命倾举国之力为公瑾治丧。

过了三日,鲁肃至柴桑安顿大军,复到南徐拜见孙权,呈上周瑜遗书。孙权拆视其书,乃是推荐鲁肃以自代,为江东三军大都督之意。其书写道:

瑜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任腹心,统御兵马,敢不竭股肱之力,以图报效。奈死生不测,修短有命;愚志未展,微躯已殒,遗恨何极!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尚未可知。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之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蒙垂鉴,瑜死不朽矣。

孙权览毕又哭,即命鲁肃为大都督,总领江东兵马;一面教发周瑜灵柩,回葬柴桑。

周瑜夫人小乔正在柴桑,因闻众军自巴丘还归,却不见夫君同返,便自有些疑惑。后又闻报说夫君病死于途,尚自似信不信。

然而夜间入睡之时,却又屡发恶梦,见丈夫周瑜便坐在榻侧,似喜非喜,似忧非忧。欲与交谈,却又开口不得。次晨醒来,便见衾枕尽湿,泪流成溪。

这日直待周瑜灵柩自南徐运至,方信夫君病故是实。小乔于是全身重孝,接了夫君灵柩入葬,只是泪已哭干,镇日里只是面如槁灰,一言不发,便似呆傻一般。

仆妇侍女皆都惊惧不已,急报入乔府。大乔便从南徐赶来,细心呵护妹子,却被小乔勉作欢笑,又劝回去归奉父亲乔国老,休使老父挂怀心伤。

周郎下葬已毕,小乔携琴出城,独自于夫君墓前弹奏数曲,皆为夫君生时所教。

当琴声响起之时,林中鸟雀尽出,盘旋于暮顶空中不去,便如硕大帐幕。小乔奏曲已毕,即焚古琴于墓前,周郎所谱之曲自此便成绝响。

小乔对着暮碑拜了三拜,便要挥剑自杀。忽见一道白影自墓前掠过,夺其手中长剑,复又还于匣中。小乔惊视来人,见是一个绝美女子,似比自己大有十来岁许,却是不识。

来者说道:夫人休惊,我乃骊山老母门下貂蝉是也。因闻周郎殒于巴丘,奉师父之命,接你去汝南花果山修行。此乃天意,不可有违,夫人休要轻生殉夫,随我去罢。

小乔随侍周瑜日久,也熟知江湖上诸子百家门派,对于貂蝉巧施连环计除去董卓之事,更是耳熟能详,钦佩不已。

今闻此言,遂顿然了悟,即舍了家私侍婢,对周瑜之墓拜了三拜,随貂蝉飘然而去。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574f7/6uftvt57.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牛文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