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汉宫秋月,吕后用事。

汉孝惠帝四年,匈奴阏氏病逝。冒顿单于将欲入侵汉朝,遣使前往长安,寄送国书给吕后,以不敬言语进行调戏,探其态度。吕太后得书,展而观之,见其略曰: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吕后观此戏辱之语,不由大怒,当即便欲发兵,出击匈奴。因将其书传示朝臣,询问对策行止。众臣见此,怒火万丈,几乎众口一辞,皆愿出战,以洗此辱。

正当群议汹汹,中郎将季布出班谏止:若依臣浅见,此时绝不可与匈奴开战!

吕后:却是为何?

季布:先帝白登山一战,终未占得便宜,不得已采纳刘敬和亲建议,以求休养生息;今歌唫之声未绝,伤痍者甫起,岂可因此小愤,轻举大兵?今我中原迭经战乱,四境破败,尤其军事凋敝,依然不及匈奴。愿太后暂息盛怒,继续和亲为上。

吕后沉吟良久:季布建议,甚为有理。不忍小辱,必遗大耻。

乃命奉旨官拟稿,又亲加删改,以卑辞回书冒顿: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更选宗室公主,以奉常驾。

遂赠单于车马为礼,继续以宗室女为公主,出嫁匈奴单于。

冒顿单于览罢吕太后之书,志得意满,笑纳车马,复回书汉朝,向吕后致歉道:本王偏处塞外,本性粗疏,未尝得闻中国礼义,有失礼之处,陛下幸而赦之。

并献良马,遂许和亲。吕太后暂忍一时之辱,使汉匈之间避免一场兵燹之灾,亦可谓大智大勇,为须眉男儿所不及者。

吕后既与匈奴和亲,消除外患,便即转向内忧,欲对长沙王下手,发兵攻伐荆南。

未料长沙王吴回倒也乖巧,未待吕后动手,便主动上书朝廷,交出南越管辖之权。

吕后由此不便对长沙用兵,即诏命削除南越王赵佗爵位,遣军讨伐。汉军大举南征,却因不服南越水土,又兼地理不熟,故此一战而溃,失败而归。吕雉不甘,复用驱虎吞狼之计,诏命长沙国派兵前往。抚平南越。

长沙王吴回奉旨,采取先礼后兵之策,乃派姑母辛追,带同辩士陆贾,前去劝降。

辛追乃是长沙王吴芮幼女,丞相轪侯利苍之妻。因与赵佗有旧,奉使前往南越,因而受到盛大欢迎。南越王赵佗同意归降,进献白壁、翠鸟、犀角、紫贝、生翠、孔雀等物,并向吕后上表,称愿长作汉朝之藩臣。

吕后挣得面子,由此作罢。赵佗仍称南越王,复霸百越之地如故。吕后又封故义陵侯吴郢之子吴重,嗣袭父爵,以牵制长沙王。吴重嗣在位十年,于高后七年去世。

汉惠帝五年,相国曹参病卒,王陵继为国相。皇后张氏不得临幸,一直未有身孕,吕后便自作主张,夺占宫中美人所生皇子,立为太子,并杀其生母。

辟阳侯审食其与吕后私通,并且依靠太后势力,为非作歹。汉惠帝深恨,必欲杀之。

镜头闪回,叙述审食其来历。

审食其,沛郡丰邑人,高祖刘邦同乡。高祖斩蛇起义,自立沛公之后,因忙于征战,便将父亲刘太公及妻吕雉、长子刘肥,托付给兄长刘喜,以及审食其二人照顾。

楚汉相争之初,刘邦败于项羽,丢弃妻子逃走。吕雉及太公被项羽俘虏,审食其自始至终跟随,在囚禁中相伴二年。天长日久,便与吕雉二人成就奸情。

刘邦称帝之后,念及审食其陪伴父妻之功,封为辟阳侯。

赵王张敖暗杀高祖未遂,终被灭族。赵姬虽受汉帝刘邦宠爱,但亦连坐下狱,为吕后不容。遂于生下皇子刘长之后,便即自杀。

高祖刘邦驾崩之后,吕后与审食其商议,意欲秘不发丧,尽召随先帝起事诸将杀之。

郦商闻知,乃对审食其道:天子已崩,四日而不发丧,是欲诛杀诸将也。诚若如此,天下危矣。今陈平、灌婴引领十万大军,把守荥阳;樊哙、周勃引领二十万兵,平定燕代。若闻诸将皆诛,必连兵还向,以攻关中。大臣内叛,诸侯外反,汉朝之亡,可翘足而待也。

审食其闻罢大惊,信以为然,于是急阻吕后,方才作罢。

闪回结束。审食其胡作非为,依仗太后势力胡为,终于激怒惠帝刘盈。

审食其收受百官之贿,被人密折上奏,报与天子。孝惠帝终不可忍,乃命擒之下狱,诏令有司刑审,必得其供,杀之泄愤。

吕太后虽知情夫被刑拘,但因涉及奸情密事,乃不敢言,空自着急。

审食其被囚,也是大恐,更知自己得罪皇帝,非同小可。因与平原君朱建有旧,乃托家人前往平原君府求告,使其营救自己脱罪。

镜头闪回,叙述朱建其人。

朱建乃是楚国人,曾任淮南王黥布国相。黥布欲图造反,朱建极力反对。黥布不听其劝,而是听从梁父侯挑唆,于是起兵造反,终于兵败身死。

汉高祖平定黥布叛乱之后,听说平原君朱建曾经劝止黥布,而且并未参与造反活动,于是赦免其罪,并在长安赐以家宅,令其与家人在京师居住。

朱建能言善辩,同时刚正不阿,廉洁无私。又坚持道义,不肯曲从讨好,取悦于人。辟阳侯审食靠阿谀奉承深得吕太后宠爱,欲同平原君交好,但朱建不肯。

平原君家贫,母亲去世,无力出殡送葬。陆贾和平原君一直要好,前去吊唁,见平原君正要借钱置办殡丧用品,劝其只管发丧,不必担心钱财费用,全由自己一力承担。

离开平原君府,陆贾便到辟阳侯家中:祝贺明公,平原君母亲去世矣。

辟阳侯:平原君母亲死则死矣,先生贺我何为?

陆贾:公非欲与平原君订交乎?其人讲究道义,不与明公往来,因其母坚持之故也。今其母死,无钱殡葬。公若肯赠钱为其母治丧,则其必愿为公拼死效劳矣。

辟阳侯闻言大喜,当即委托陆贾,给平原君送去一百金。当时朝中不少列侯贵人,因闻辟阳侯送以重礼,为表附和讨好,也都纷纷上门吊唁,平原君又得五百金钱物。

闪回结束。辟阳侯恐怕被杀,遂派家人给平原君传话,说要请见一面。

平原君推辞道:辟阳侯案子正紧,我不敢与其相见,尊介请回。

家人以此回报,审食其惊怒交迸,大骂平原君反目无情,忘恩负义。

平原君将审食其家人遣回,乃趁夜拜访惠帝宠臣闳籍孺,欲下说辞。

闳籍孺:平原君何来?

平原君:前来搭救明公性命。

闳籍孺:此事可笑。我有何危,要先生搭救?

平原君:皇帝陛下宠爱明公,其中原因,天下谁人不知?辟阳侯受宠于太后,也是无人不晓。明公以为在下此言,非是耸人听闻乎?

闳籍孺:即便先生所言是实,却又如何?

平原君:今辟阳侯被皇帝陛下逮捕入狱,则是何人为之?

闳籍孺:是陛下恶其秽乱宫庭,乾纲独断,亲自欲杀之也。与我何干?

平原君:明公此言,是自欺欺人耳。今满朝公卿,全城士民,其谁不谓乃是明公背后进言,欲置辟阳侯于死地?辟阳侯果死,明公则百口莫辩矣。

闳籍孺:即便如此,又有何危?

平原君:当今虽是陛下在位,但掌政者乃是太后,公不知耶!今满朝文武无不趋附太后,于是便是借辟阳侯之事,皆委过明公,将欲杀公而后快。若辟阳侯今日果被皇上诛杀,则太后暴怒,来日必杀明公。明公自谓,皇帝陛下能为明公之故,与太后反目为仇乎?

闳籍孺:既是如此,我奈其何?先生救我!

平原君:明公何不脱衣赤膊入宫,替辟阳侯求赦?若皇帝陛下听从,果赦辟阳侯,则太后必定大悦,母子和睦如初。而太后、皇帝两人皆都宠信,明公何愁永保富贵?

闳籍孺信以为然,再拜受教,于是连夜入宫,替审食其向惠帝求情。天子果然言听计从,诏命释放辟阳侯。审食其还至家中,陆贾来见,说以平原君游说闳籍孺之事。

辟阳侯闻此,对平原君朱建既惊且佩。因密奏吕后,召朱建入宫,赐以重金。

惠帝刘盈虽在年轻有为之际,但自从在茅厕见到戚夫人惨状,由是心惊肉跳,每每借酒浇愁,以助入眠,致成宿疾,最后抑郁而终。死时年仅二十四岁,在位七年。

吕后未料亲生之子少年早亡,悲哭一场,便以宫人之子冒充惠帝与张皇后所生,立为少帝。自以皇帝身份称制,独揽朝政,实乃中国历史上行使皇权第一个女性。

由是吕后在惠帝一朝执政七载,少帝一朝又称制八年,前后十五年独揽国政。高后元年,吕后欲立吕姓亲族为王,因问丞相王陵,是否可行。

王陵为人少文任气,禀直答道:不可。当初高皇帝曾对众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太后欲王吕氏,是背先王之约,众臣皆不从也。

吕后勃然大怒,于是剥夺王陵丞相,命为太傅,以情夫审食其为左相,控制汉朝政权。审食其便以刘氏宗室开刀,奏请先后杀害高祖之子赵王刘友,共王刘恢,及燕王刘建。

长安城内,一时血雨腥风。

吕后一面大杀刘氏诸王,同时追封已故二兄,大哥吕侯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因见诸臣不敢出来谏阻,于是继封诸吕:

传旨官:奉皇帝陛下诏旨,封太后之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太后先父吕文为吕宣王,封鲁元公主之子张偃为鲁王。将赵王吕禄之女嫁给齐王刘肥次子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封昭王吕释之子吕种为沛侯,甥吕平扶为柳侯。封太后妹吕媭为临光侯,侄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

吕氏家族被封,共有十数人为王为侯。刘氏宗族深感愤慨,但皆敢怒而不敢言。

此时朝中高祖旧臣,除相国陈平之外,尚有留侯张良二子。长子张不疑继承父爵,就国陈留;次子名叫张辟疆,年仅十五岁,官至侍中。

惠帝刘盈辞世,张辟疆见吕太后哭而不泣,知其醉心权位,乃建议丞相陈平迎合太后之意,拜吕台、吕产等为将军,以免杀身之祸。

陈平甚奇其策,由是从之,并阻高祖旧臣轻易犯颜强谏,以保众人官位。

高后四年,少帝刘恭略懂人事,偶闻生母已死,就口出怨言:太后杀死我母,却谓我是皇后之子,何其狠毒?我现在还小,长大后必要造反!

虽是小儿忿语,但传至吕雉耳中,依然大怒。于是毫不犹豫,立废刘恭帝位,其后又命人暗杀之。更立常山王刘义为帝,改名为刘弘,吕后继续临朝称制。

朱虚侯刘章二十岁,力大绝伦,且尚侠义,因见高祖后代皆失爵位,由此忿忿不平。

高后六年,在内宫宴请宗室,诸吕皆都与会。刘章入宫侍宴,吕后命其担任酒吏。

刘章奏请:臣乃武将之后,请许我按照军法监酒。

吕后笑道:便依卿奏。

众人酒兴正浓,刘章进献歌舞。诸吕观舞,齐都称赞,鼓掌拍股,丑态百出。

歌舞已罢,刘章又奏请道:请允我为太后献艺,咏唱耕田之谣。

吕后大笑:乃父尚知种田。你生来就是王子,怎知种田之事?

刘章答说:臣知之。

太后便道:如此,则试唱之。

刘章唱道:深耕既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苴鉏去之。

吕后闻罢,心中恼恨,默然无语。此后不久,吕氏家族中有一人喝醉,逃离酒席。刘章看得清楚,由是追出,二话不说,当即拔剑,杀于庭院。侍卫见此,无不大惊。

刘章还剑入鞘,从容还至厅堂,禀报吕后:适才有人逃席,臣行军法,已杀之也。

吕后听罢,大为吃惊。但已应其依照军法监酒,故此发作不得。

由是酒宴结束,不欢而散。自此之后,吕氏家族只要见到朱虚侯刘章,皆都绕行而走,不敢照面。而朝中大臣却都闻而大喜,纷纷归附朱虚侯门下,刘氏势力由此日益强盛。

高后八年,吕雉病重。临终之前,不忘巩固吕氏天下。乃于病危之时,颁布遗诏:任命侄儿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为副,统领南军。

颁旨已毕,复将二吕唤至榻前,殷殷嘱道:高帝平定天下,与大臣订立白马之盟,非刘氏宗族称王者,天下共诛之。今吕氏称王,刘氏宗族与大臣皆怀不平。我即死矣,皇帝年轻,大臣可能发生兵变。尔等须要牢握军队,守卫宫殿,不要离宫为我送葬,免被人制。

二吕拜受遗命,告辞而出。吕后为收买朝中文武重臣,又诏赐各诸侯黄金千斤,将、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阶赐给,吩咐自己咽气之后,便即大赦天下。又留下遗嘱,命吕产担任相国,册封吕禄之女为皇后。八月一日,吕雉病死,终年六十二岁,与汉高祖合葬长陵。

吕后既死,朝廷矛盾骤然激化。其时樊哙早死多年,军中袒刘将士蜂起。吕氏诸侯王恐遭刘氏迫害,于是便在吕禄家中秘谋造反篡位,趁此夺取刘汉政权。

吕禄另有一女,乃是朱虚侯刘章之妻。闻知诸吕阴谋,乃以丈夫刘章口气,亲笔作书,派人潜出长安,前往临淄,寄呈刘章兄长齐王刘襄。其书略云:

吕氏欲谋篡逆,夺我刘氏社稷。兄览此书,务必即发举国之兵,西向平贼。弟与东牟侯刘兴,控制长安,以为内应。诛灭吕氏集团之后,即立兄长为帝,绝不食言。

齐王刘襄览书,便与舅父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计议,暗中部署发兵。

未料齐王行事不秘,被齐国宰相召平闻知,就派士卒围住王宫,欲助诸吕平乱。

魏勃闻此大惊,急来私见召平,进言诳诈:齐王造反,其事难成;便欲发兵,亦无虎符为凭。相国以兵包围王宫,实为朝廷出力,臣请为先锋,替相国打此头阵。

召平信以为实,便给付魏勃兵符,使其领兵包围王宫。魏勃掌握兵权之后,却立即引兵围住相府,召平反而被逼自杀。

于是刘襄下令:以驷钧为宰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尽出国中兵力,以向长安。

齐王发兵,又派祝午东行,来见琅邪王刘泽,以计诳之。

刘泽:贤卿来此为何?

祝午:太后驾崩,吕氏将欲作乱,齐王受朱虚侯及朝中文武之托,发兵讨之。只因齐王自谓晚辈,且又年轻,不懂军事;而殿下熟悉用兵之道,愿举国中之兵,以付大王。齐王不敢离开军队,派臣来请大王到临淄相会,商议大事,并率齐军往西,平定关中之乱。

刘泽信以为真,于是命令大军随后,自己带领少数随从,离开琅琊,快马奔驰临淄。

刘襄乃命魏勃扣留刘泽,夺其兵符,派祝午持符回转,调集统率琅邪国兵力。

刘泽却也是个多谋之士,见遭欺骗,便劝诱刘襄道:齐悼惠王刘肥,乃是高皇帝长子。如此说来,殿下便是长孙,应当继位为帝。今朝中大臣无主,而我在刘氏家族中最为年长,必待我去,以定决策。殿下留我在此无用,不如派我入关进京,商议迎立殿下大事。

刘襄深以为然,遂增派车马,护送刘泽前往长安。

送走刘泽之后,刘襄立即发兵向西,进攻济南郡,并传檄各路诸侯。檄文略云:

高祖平定天下,封嫡长子悼惠王刘肥在齐。悼惠王去世,留侯张良立我为齐王。至惠帝驾崩,吕后专权,听任诸吕擅自废除高帝子孙,连杀三位赵王,又灭梁、燕、赵三国,王于吕氏家族,将齐国一分为四。忠臣进谏,吕后惑于乱臣不听。今吕后崩俎,皇帝年幼,不能治理天下,必依恃诸侯。奈吕氏擅占高官,聚兵耀武扬威,劫持列侯忠臣,假托帝命号令天下,帝祚因现危机。今我举兵进京,诛伐不应为王者,传檄天下,各宜奉行!

相国吕产闻报齐王起兵为乱,遂派大将军灌婴引军出京,往东迎击。

灌婴引兵前至荥阳,与诸将计议:吕氏领兵占据关中,欲危刘氏自立。我今若打败齐军回报朝廷,是增吕氏之势,与先帝子孙为敌。诸公以为如何?

众将:决计不可。愿奉将军之命,共保刘氏江山社稷!

灌婴见众志一心,于是驻军留守荥阳,派使者通告齐王刘襄及诸侯联军,愿与诸侯王联手讲和,以待吕氏叛乱,共同诛之。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574f7/6uftvtf4.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爱书网飞翔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