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甘泉宫中,君臣斗智。

东方朔因见天子欲要问罪自己,遂从容答道:臣谓彼人猎杀上林苑之鹿,其罪有三,绝非虚言,皆是有理有据。使陛下因为一鹿而杀人,其罪一也;使天下皆知陛下重鹿而轻人,其罪二也;匈奴犯边,需鹿角以撞死匈奴兵,今杀之,其罪三也!

汉武帝闻罢默然,乃命赦免杀鹿者,改以钱物赔偿。

众臣见此,皆谓天下善进谏者,无过于东方朔者。

汉武帝初信儒家学术,及至晚年,又好长生,信奉道家之说。因听信方士峦大蛊惑,斋戒七天,遣峦大带领数十名男女,去君山寻找不死之药。

旬月之后,峦大声言遇到神仙,获得长生不死酒而归。

汉武帝得酒大喜,下令开坛欲饮,东方朔奏道:陛下慢来,臣能识别此酒真假。

武帝信以为实,便令其启坛检验。

东方朔奉令开坛,却不细观,拔其坛塞,捧而饮之,一口气饮个净光。

汉武帝大怒道:卿此何意?

东方朔奏道:启奏陛下,此乃真是长生之酒也。

汉武帝怒不可遏,当即便呼卫士:与我拉出殿去,当场击杀偷酒之贼!

东方朔急奏:冤哉,枉也。臣既饮此酒,陛下岂可杀臣?

汉武帝:如此欺君枉上,如何杀不得?

东方朔:陛下如果杀臣,则臣不得长生,证明此酒为假;若此酒果系不死之药,则既入臣腹,陛下何能杀臣?

汉武帝闻言,若有所悟,只得赦免其罪。东方朔知道武帝不悦,于是托病不朝。

其后未久,汉武帝为征南越,诏命挖凿昆明池以练水军。工役开挖,见湖底所出者皆是黑灰,不见黄土,不由大惊,因而报入朝廷。

武帝遍问举朝官员,皆都不知何因,只得再次召来东方朔,问其究竟。

东方朔奏道:臣愚昧不知,陛下可试问胡人。

汉武帝认为东方朔不知,是为托辞。又难以找到西域胡人询问,就此作罢。

画外音:直到一百余年之后,至汉明帝之时,有西域胡人来到洛阳。当时有人记起东方朔所说,便试问胡人,当年昆明池中挖出黑色之物为何。胡人说道:“天地大劫将至,必有劫烧。此物非别,乃是秦末大劫,燃烧余烬也。”世人这才知道,东方朔所言是真。

东方朔滑稽善谏,陪伴武帝一生,始终圣眷不衰,实为异数。及至晚年,东方朔又荐自己儿子入朝,汉武帝赐为郎官,后升谒者。因其能言善辩,便常派其持节出使外国。

及至东方朔老病,忽然上奏:《诗经》有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臣愿陛下远离巧佞,摒退谗言。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武帝览奏,颇为惊奇,对侍臣说道:东方朔向来滑稽,今观其语,何多善言?

其后不过数日,东方朔之子上殿报哀,奏说父亲病死。

汉武帝这才大悟,流涕道:朕闻经传所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卿父前日上书,大改平生滑稽之风,此之谓也。

镜头闪回,按下东方朔平生,复说汉匈争战。

汉武帝元光五年,匈奴骑兵再次侵犯上谷郡,掠杀吏民。

朝廷收到边报,决定出兵迎击。汉武帝遂发诏命,派遣太中大夫公孙敖担任骑将军,与车骑将军卫青、轻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各率一万骑兵,兵分四路,出击匈奴。

公孙敖从代郡出兵,与匈奴交战,连战不利,损兵折将,阵亡七千骑兵。

汉武帝闻报大怒,交付廷议,依律判处公孙敖死罪,后许缴纳赎金,免罪为民。

卫青初次为将,带兵首征,却是冷静无比,兼又沉着果断,非同凡响。由是率军长驱而进,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七百人,取得胜利以归。

另外两路军马,公孙贺失机败阵,李广无功而还。

汉武帝见四路大军,只有卫青一路胜利凯旋,由是甚为惊奇,并且喜慰,乃破格加封,直接封为关内侯。元朔元年秋,卫青再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入,斩首数千。

元朔二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余人。

武帝乃发两路大军,派材官将军李息从代郡出击,命卫青率大军进攻河南地。

卫青迂回侧击,西绕匈奴军后方,迅速攻占高阙。由此便将匈奴部众一分为三,切断驻守河南地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以及单于王庭联系。

完成迂回阻隔任务之后,又率三千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以西,对白羊王、楼烦王完成包围。汉军于是一战获胜,活捉敌兵数千,夺取牲畜数百万众,就此控制河套。

捷报传至京城,武帝大喜。因谓河套形势险要,命卫青在此修筑朔方城,同时设置朔方、五原两郡。自内地迁徙十万人到此定居,修复秦时蒙恬所筑边塞,以及沿河防御工事。

经此一战,汉军全师归还,不但彻底解除匈奴骑兵对长安威胁,并就此建立反击匈奴前方基地。卫青因此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卫青部下战将苏建、张次公,以校尉从征有功,分别被封平陵侯、岸头侯。

元朔五年春,汉武帝为扩大前番战果,诏命兵分两路,再次出塞。

诏令:第一路,以车骑将军卫青为主将,率领三万骑,从高阙出兵;命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国相李蔡为轻车将军,公孙敖为护车都尉,隶属车骑将军卫青,一同从朔方出兵。

卫青、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公孙敖:喏!臣等遵命。

诏令:第二路,以大行李息为主将,岸头侯张次公为副,从右北平出兵。

李息、张次公:喏!臣等遵旨。

于是两路汉军齐出,分头并进。

匈奴右贤王首当其冲,但以为汉朝军队不能远来至此,故此不曾设防,并与部下诸将终日饮酒,皆至酣醉。

汉军乘夜而至,右贤王大惊,连夜逃跑,仅与爱妾及数百精骑急驰突围,向北而去。

轻骑校尉郭成等追赶数百里,不及而返。汉军此战,俘虏右贤王以下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千百万头,辎重帐房无算。

汉武帝接到战报,喜不自胜,因派特使赍捧印信,前往军中传旨: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六千户,所有随征将领,皆都归于麾下。卫青三子,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一千三百户。

继又降旨,封赠随从卫青作战诸将。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皆都封赏有差。

汉元朔六年,郎中令石建去世,于是再次征召飞将军李广,接替郎中令一职。

是年二月,汉武帝再下诏令:命以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分领六路大军,统归大将军卫青指挥,从定襄出发,再伐匈奴。

众将得令,六路齐发,北进数百里,扫荡大漠,再次击溃匈怒诸部骑兵牧民。首战获胜之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共斩获匈奴军一万余人。

此番张骞随从大将军卫青出征,亲为向导,立下战功,由此获封为博望侯。

卫青外甥霍去病只有十七岁,此战独领八百骑出击,俘虏匈奴单于叔父以及国相,斩单于祖父等二千余人,功冠全军,乃获封冠军侯。

大将军卫青职务已为武将之首,故此只赏千金,不再增益封爵。

此战诸将多有杀敌建功,因而封侯。惟李广时为后将军,无甚斩获,故此全军无功。

镜头闪回,叙述霍去病来历。

霍去病出生于汉武帝建元元年,母为平阳侯府侍女卫少儿,父为平阳县小吏霍仲孺,乃是二人私生之子。霍仲儒当差期满,回到平阳县,与卫少儿失去联系。因此霍去病一直不知父亲是谁,直到成为骠骑将军之后,才与父亲相认。

卫少儿又曾与曲逆侯陈平曾孙陈掌私通,继而嫁之。

卫子夫被立为皇后,霍去病因此便为皇室外戚,得入上流贵族社会。

霍去病在少年时代,就善骑射,故为汉武帝钟爱,命为近臣侍中。

闪回结束。元狩二年春,霍去病十九岁,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率兵征战河西,出击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因率一万骠骑出于陇西,转战河西五国,与单于诸子交战。

再越焉支山,六天行军千余里,在皋兰山下重创匈奴,歼敌九千,俘获匈奴祭天金人。

是年夏,霍去病再次引兵出塞,与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分路进军。

因为公孙敖中途迷路,以至迟迟未达,不能与霍去病如期会和。霍去病以为战机易失,果断孤军深入,歼敌三万余人。

经此一战,霍去病俘虏匈奴五王,五个王母,并单于阏氏、王子等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匈奴实力极受打击,就此一蹶不振。

同年秋,匈奴浑邪王率众降汉,霍去病奉命引军迎接。降众闻说汉军前来,以为是来剿灭自己,忽生变乱。在此紧急关头,霍去病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诸军,迅速稳定余部。浑邪王由此得以率其四万余众,安全归汉。

从此以后,汉朝完全控制河西地区,打通西域道路。

匈奴人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汉武帝于是命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守之半,使全国百姓徭役负担得到宽缓。

元狩四年春,汉武帝欲图乘胜而进,再下诏令: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众;分别兵出定襄、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奉旨,再展雄风。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人。又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追杀至狼居胥山,再次获得全胜。

取得完胜之后,霍去病遂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封礼,又于姑衍山举行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北海。(成语“封狼居胥”典故,源出于此)

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完全荡涤净尽。单于逃到漠北,漠南再无王庭。此战之后,除河西之外,匈奴继又失去对东北地区控制。

霍去病乃奏请天子,迁徙乌桓部族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使为汉朝北藩,并负责侦察匈奴动静。要求其部落大人,每年须至长安朝见汉帝;并置护乌桓校尉,监护乌桓诸部,使其不得与匈奴私下交通。

战后叙功,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功高盖世,皆命加官为大司马,并使骠骑将军官阶俸禄,同大将军相等。从此之后,大将军卫青权势减退,骠骑将军霍去病日益显贵。

卫青故人门客,多半见风使舵,转而奉事霍去病。惟有舍人任安,不肯改志趋赴。

镜头闪回,按下霍去病,复说飞将军李广。

李广以郎中令职务,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发。

博望侯张骞同时率引一万骑兵,与李广分为两路而进。

约行数百里,李广遭遇匈奴左贤王大军,被其四万骑兵重重包围。部下四千汉军面对十倍之敌,不由大惧。李广从容不迫,命令儿子李敢为先锋,快马冲击敌阵。

李敢奉其父命,只带数十骑飞奔而前,穿透匈奴骑兵包围。然后双分两路,分别抄出敌军左右两翼,重又杀回,归报李广:匈奴人不过如此。我可以一敌十,易破之也。

汉军士兵闻言,由此心下大定,信心大起。

李广下令全军布成圆阵,面向四外,以拒敌军。

匈奴猛攻,箭下如雨。战守终日,汉兵死亡过半,手中箭矢亦将用尽。

李广见状,为节省箭矢,遂命士兵:尔等皆需引弓不发,且看本将军独自歼敌!

于是自用大黄弩弓,以连珠箭法射敌,接连射杀数名副将。匈奴人大骇,一阵骚动,阵角渐松。此时天色渐黑,汉军将士皆都面无人色,惟李广神色如常,愈加精神从容。

汉军皆为折服,由此阵势完整,相持一夜不溃。

至次日天明,张骞援军终至,匈奴军已是强弩之末,不敢抵敌,只得解围而去。

李广被围一日一夜,几乎全军覆没,再无力量追击。战报传入京师,朝廷叙过,张骞误期当斩,出钱赎罪,降为平民。李广功罪相当,又无封赏。时乖命蹇,以至于此。

镜头闪回,数年之前。

李广曾问卜者王朔:自汉击匈奴,我每战必从。诸军校尉以下,才不及中人,然因功封侯者数十人。我不比别人差,但无功得封。岂我命中不该封侯乎?望先生教之。

王朔问道:将军回思,曾有自悔之事乎?

李广答道:我任陇西太守时,羌人反叛,我诱骗降者八百人,以诈计杀之。直到今日,平生至悔者惟此,绝无别事。

王朔叹道:将军曾记战神白起,功高盖世,但因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终得恶死之事乎?能使人受祸者,无比杀降至甚。将军不能封侯,乃此因耳。不被诛杀,尚为万幸。

李广闻言大悟,长叹而已。

因历任七郡太守,前后四十余年,赏赐皆分给部下,家无余财,一生不置产业。

李广身高臂长,善射如神,子孙及徒众皆不能及。又寡言少语,常画图为战,闲时专以射箭作戏。带兵行军,若遇断粮缺水,士兵不得尽喝,自己不饮;士兵不得全食,自己不饭。因对士兵宽厚不苛,部下皆效死力。倘若遇敌,估计不中不射,发矢便要应弦倒地。

因多次被敌围困,危险万状;连射猛兽,也几次被伤。但皆能脱难,亦谓福报。

元狩四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为将。李广渴望封侯之志不减,屡次请求随行。武帝起初以其年老不应,李广固执请战,终获诏准,得以出任前将军。

汉军出塞,自战得胜。卫青自匈奴降兵口中,得知单于驻地,不由大喜。李广老当益壮,请求自为先锋,出击单于营帐。卫青以为李广时乖运舛,是为屡败之将,与军不利,于是拒绝其请,决定自带精兵追逐单于,而命李广与右将军合并,从东路出击。

诸将皆知,东路迂回绕远,而且缺乏水草,不能并队行进,势必难以建功。

李广急于立功封侯,遂请求道:末将职为前将军,大将军却令我从东路出兵,却是何意?我少年从征,至今才得与匈奴对阵机会,愿做前锋,先与单于决战,望将军许之!

卫青闻此,顿起惺惺相惜之感,便欲应允。

中军见此,轻扯衣角,附耳低声说道:大将军临行之时,天子陛下之嘱,岂忘记耶?

卫青猛醒,便记起汉武帝私下警告:李广年老,休使其正面对敌,恐于军不利!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574f7/6uftvtf7.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万书网书本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