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高祖五年,诏命下达:晋升丞相萧何为相国,曹参、陈平为左右相。

汉帝后宫诸妃,有定陶人戚姬,最为天子宠爱,所生皇子,名曰如意。汉高祖刘邦认为太子刘盈仁弱,由是不喜。常对人说皇子如意颇类自己,因此虽然封为赵王,但不令其就任封国,而是留于长安宫中,置于身侧。

此后天子巡视关东,戚姬常相随从,乃于途中日夜啼泣,求立其子为皇嗣。

当时吕后年长色衰,留守长安,天子日益见疏,不得宠幸。

汉帝因爱戚姬,又难当其日夜泣告,便生废立之念。东巡还朝之后,于是召集众臣,说以欲废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如意,以征求众卿意见。

众文武大臣闻此,皆为太子谏争,说其并无过错,不宜轻废。御史大夫周昌当廷力争,虽然为人口吃,但谔谔争论,脸上青筋暴露,尤其固执。

刘邦:刘盈懦弱,如意聪智,我欲改立,卿何力阻?

周昌为人口吃,又在盛怒之下,更是不能畅言,勉强挣扎言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敢奉诏!

汉帝闻罢不怒,反而大笑释之,并不见怪。立如意为嗣之事,就此暂且搁置不提。

当周昌吃力争论之时,吕后侧耳于东厢倾听,感激不已。朝散已罢,乃亲自来见周昌,跪谢道:若非贤卿当廷力争,太子几乎被废。大夫厚恩,我母子没齿难忘!

周昌急忙还跪,逊谢道:此非干臣与太子私谊。实因事关社稷大事,臣不得不言。

吕后:大夫高义,虽古之先贤不及。

此时赵王如意,年仅十岁。汉帝刘邦自觉已近残年,且知吕后为人阴狠,忧虑自己百年之后,赵王母子不能保全,乃问计于左右近臣。

符玺御史赵尧:请为赵王设置勋贵强相,且必是吕后、太子及群臣素所敬惮者方可。

刘邦:卿谓谁可为赵相?

赵尧:御史大夫周昌,最当其职。

刘邦:此人最是公正无私,且有恩于太子,必能保全我儿如意。

乃下诏命,拜周昌为赵相,更以赵尧为赵国御史大夫。

当此之时,赵相乃是阳夏侯陈豨,并监赵、代两国边兵。陈豨常羡慕魏无忌当年养士之风,及为赵相守边,归国时宾客随者千乘,邯郸官舍皆满。

周昌入见天子:陈豨宾客甚盛,又擅兵权边外数年,若闻臣代赵相,恐生变故。

汉帝闻言凛然,令人前往代国,调查覆案陈豨门客所行。

钦差明察暗访多日,回京还报天子:臣等果然发现赵相门客,居代期间有诸多不法之事,且多连引陈豨本人,甚至多有家人参与。

刘邦:既是如此,诏命陈豨进京,朕要亲自质询。

诏旨下达,陈豨惊惧非常。又闻说天子曾派人前往代地调查自己党徒,更是大恐。又兼前番韩王信常使王黄、曼丘臣等前来说诱,便起造反之心。于是抗旨不遵,称病不至长安;至其年九月,遂与王黄等人造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诸县之地。

汉天子闻报大怒,乃御驾亲征,命卢绾及周昌随行,自东向西击之。

大军前至邯郸,哨探来报:邯郸乃是空城,无兵拒守。

刘邦:则赵国大军,现在何处?

哨探:皆在漳水,夹岸扎营。

刘邦:陈豨空有大志,却是个蠢材。其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我知其无能为矣。

高祖既至邯郸,便传诏旨:命梁王彭越随征。

圣旨下至梁国都城定陶,彭越因问:淮阴侯韩信可曾随驾而来?

天使:淮阴侯有疾,不曾随征。

彭越:原来如此。本王亦患伤寒,右臂不能动转,难以随驾,奈何?天子圣旨既下,便命部将王成,率五千兵马,奉诏随征可也。

王成奉命,遂引兵跟随天使,前往邯郸见驾。高祖大怒,复又派人持诏,再次返回定陶,责备梁王,命其立至邯郸。彭越惊惧,议于诸臣,将欲亲往邯郸谢罪。

部将扈辄说道:大王初不奉诏,今被责而往,必被捕杀。

彭越:如此奈何?

扈辄:不如就此出兵造反,自创霸业。

彭越:胡说!正值天子御驾亲征之际,起兵造反,岂非自己寻死!

于是不听扈辄之言,但仍对天使称病,坚持不赴帝诏。

天使无奈,只得告辞,率领部从出城。当经过太仆府宅之时,梁国太仆混入队伍之中,到至邯郸,向汉高祖控告:梁王彭越与部将扈辄密议,阴谋起兵造反。

刘邦愈怒,遂故技重施,对使臣说道:卿知我当年,擒拿楚王韩信之事乎?

使臣:陛下如此妙计,臣岂不知?

刘邦:我今给你五百精骑,卿领兵复返定陶,以传旨为名,骗彭越出城领旨。待其出迎奉诏,出其不意擒捉,绳捆索绑,扔在车上便走。你可敢去?

使臣:既蒙陛下信任,臣万死不辞!

于是索讨圣旨,复还定陶,照计行事。彭越不曾察觉,出城迎旨,果然被捕,绳捆索绑,车载以还。刘邦却不肯与彭越相见,便命将其囚禁洛阳,经由御史官吏审理。

御史稍加问讯,便即上奏天子:梁王彭越谋反罪证具备,请求依法判处。

刘邦览奏,忽然忆起彭越当年大功,乃命赦免死罪,废为平民,流放到蜀地居住。

彭越只得奉旨,就由洛阳西行。未料走到郑县,正赶上吕后车驾从长安而来,往洛阳而行。彭越见之,如同遇到救命稻草,急忙伏于道傍,高声叫道:罪臣彭越,求见皇后!

吕后闻是梁王彭越,不由大惊,急忙下车相见。因见彭越平民打扮,只带十名随从微行,便问:梁王不在定陶,何以至此,又是此般狼狈模样?

彭越流涕:臣被太仆诬陷谋反,陛下心生误会,信以为实。虽蒙天子不杀,但被削夺官爵,发配西蜀。请皇后在天子面前替臣折辩,不求再复原官,只愿回到故乡昌邑为民!

吕后闻此,眼珠一转,当即答应,便令彭越上车,跟随自己车驾,东去洛阳。

至洛阳之后,吕后立命将彭越重新拘禁,并发密书送至邯郸,呈于汉帝刘邦。

其书略云:彭王乃巨盗豪侠出身,豪壮勇敢,义气深重,死党甚众。陛下今将其流放蜀地,其心中怀怨,若于彼地造反,岂非天大祸患?我今已将其带回洛阳,不如杀之。

未待刘邦复诏,又逼迫彭越门客随从,命诬告梁王阴谋造反。罪状罗织即足,复使廷尉王恬开上书,报请诛灭彭越家族。刘邦被骗,下诏准奏,于是诛杀彭越,灭其家族,废除封国。可叹一员无敌上将,开拓汉室功勋,就此死于吕后之手。

汉帝既杀彭越,便议向北进兵,攻擒赵相陈豨。

周昌奏道:常山郡有二十五城,今有二十城沦于陈豨之手;请诛其守尉,以儆效尤。

汉帝问道:其二十城郡守、校尉,皆从陈豨造反乎?

周昌对曰:未也。

刘邦笑道:此其军力不足,众寡不敌,并非主动降贼,岂可滥杀?皆赦其无罪。

诸郡守将及校尉闻说,皆都感念汉皇厚恩。

刘邦复令周昌检选赵地壮士,令为将领。周昌选出四人,来见皇帝。

汉帝相看四人一番,扬声骂道:四个竖子,看着倒也人模人样,不知能为大将乎?

四人闻说惭愧,皆都拜伏于地:万岁,万岁,万岁!

刘邦:罢了。看在三声万岁面上,将你四人各封千户,皆命为副将。

周昌:跟从陛下起兵及伐楚诸将,封赏至今未及遍行;今封此四人千户,有何功劳?

刘邦:此非汝所知。陈豨造反,赵、代两地皆归其所有。我以羽檄征兵,未有至者,能用者唯有邯郸城中之兵耳。我何爱惜四个千户爵位?是以此抚慰赵国子弟,乃当年燕昭王千金市骨,为求千里马者也!

周昌:陛下高瞻远瞩,臣愚不可及。

刘邦:陈豨部下诸将,大抵是何出身?

周昌:据臣所知,大半乃是商贾出身。

刘邦:我知其所欲求矣。尽出军中物资,以及邯郸城中府库金帛钱财,进行收买!

周昌领命行事,多派部将扮作商旅,进入代郡各城,大肆行贿劝降。各城守将因是商贾出身,果然见钱眼开,由此多半不战而降。

高祖七年秋,刘邦招兵已毕,遂兵分两路,攻打陈豨。乃亲率大军,自南向北挺进;命燕王卢绾率兵,自东西向,两面夹击。

陈豨自知不敌,派遣王黄求救于匈奴。与此同时,卢绾也派臣僚张胜出使匈奴,声称陈豨已经战败,让匈奴不要发兵,凭白无故获罪汉天子。

故燕王臧荼之子臧衍恰好逃亡在匈奴,得见故人张胜,便对其说道:公今所以在燕国得到重用,是因通晓匈奴事务之故,未知是否?

张胜:是也。

臧衍:而燕国至今未灭,又是为何?

张胜:未知。

臧衍:是因各地诸侯屡屡造反,天下征战不休,汉帝刘邦未及于此也。今先生阻止匈奴出兵,欲消灭赵相陈豨;则陈豨被灭以后,次及者何?

张胜:次及燕国?

臧衍:异姓王皆灭,燕国何能独存?故曰陈豨被灭以后,燕王卢绾,亦必继亡。

张胜:如此说来,我当奈何?

臧衍:先生何不劝燕王放过陈豨,且与匈奴联合?只有赵存,燕乃存也。

张胜以为有理,乃改变初衷,暗劝匈奴出兵,相助陈豨。

燕王卢绾见张胜去而不返,疑其勾结匈奴谋反,于是上书汉帝,请求族灭张胜。

未料奏疏方上,张胜已从匈奴返回,详细解释此去遇到臧衍,并转告其所说言语。

卢绾顿时醒悟,赞道:卿为燕国安危打算,乃是大大忠臣也。

于是复又上表汉帝:张胜久出匈奴未归,臣误以为是其叛汉,由此冒然上书;今张胜返归,游说匈奴有功,不可罪其家人也。

上罢奏疏,又派谋臣范齐往见陈豨,下其说辞道:今汉帝亲征,非同小可,大王何不逃亡在外,并佯作屡屡攻燕?如此以来,燕赵两国便可各自养敌自重,互保互存。

陈豨闻言大喜:此真绝妙之策也。卿且回报燕王,便即照计而行。

汉帝看罢卢绾两道奏疏,对其出尔反尔大感诧异,但却不及理会,便即挥军北向,来灭陈豨。乃命太仆夏侯婴为先锋,引军陷阵杀敌,御史大夫赵尧随同征伐。

陈豨跟从淮阴侯韩信学过兵法,闻说夏侯婴兵到,乃调兵遣将,兵分三路,从容应付。命侯敞领兵一万,流动作战,牵制汉军;王黄驻军曲逆,张春渡过黄河向东,进攻聊城。

汉高祖闻报,先派将军郭蒙,联合齐国将领出击,将张春击败于阿城渡口;复命樊哙引领主力,攻打陈豨与曼丘臣。

樊哙奉旨而出,引军激战襄国,攻破柏人,身先士卒,带兵冲锋。一路势如破竹,相继平定清河郡、常山郡等地,夺占二十七县。

陈豨使赵国王族后裔赵利防守东垣,刘邦亲自带兵攻打,久而不克。

赵利部下士卒站在城上往下撒尿,并大骂刘邦,辱其无赖流氓出身。

刘邦大怒,乃升樊哙为左丞相,命其会合右丞相郦商、颍阴侯灌婴,合力攻打东垣。

由是汉军大集,四面攻打东垣。赵军不支,最终献城投降。刘邦进城,命找出前番辱骂自己士卒,一律斩首;未骂者则处以黥刑,将东垣改名为真定。

高祖七年冬,汉军进入全面进攻,赵军处处失利。

颍阴侯灌婴在曲逆城外击败赵军,阵斩侯敞及其五名特将,顺势攻下曲逆。其后又乘胜进军,平定卢奴、上曲阳、安国、安平等地。

车骑将军靳歙统诸侯联军分路进攻,经由曲逆一路往北。

曹参又在聊城大破张春部,斩首万余。

太尉周勃经由太原郡进军代地,到达马邑,久攻乃下,便将马邑屠城。又乘胜西向,斩杀赵将乘马絺,在楼烦击破韩赵联军,生擒赵将宋最、雁门郡守赵圂。继而乘势转攻云中郡,擒获郡守赵遫、丞相箕肆、上将赵勋。由是平定雁门郡十七县,云中郡十二县。

樊哙大举北进,先破尹潘军于广昌,再俘綦毋卬于无终,又在代郡南击破王黄。

齐相国傅宽随太尉周勃继进,全力攻打,悉擒王黄、曼丘臣部下诸将,赵军彻底溃败。

刘邦回到洛阳,对陈平说道:代郡地处常山之北,赵国难以控制,鞭长莫及,奈何?

陈平:可封皇子刘恒为代王,以代郡、雁门郡隶属之,定都晋阳。

刘邦:此计甚善。

于是便封刘恒为代王,定都晋阳,改称中都。又命周勃乘胜进军,在灵丘击溃陈豨,俘获赵丞相程纵、将军陈武、都尉高肆,平定代郡九县。

樊哙军在横谷复又击溃匈奴骑兵,斩杀将军赵既,俘代国丞相冯梁、郡守孙奋、大将王黄、太仆解福等十人,继与诸将共同平定代地乡邑七十三个。

高祖八年冬,樊哙派部将郎中公孙耳带兵追击陈豨,灵丘闻后一战,全歼赵军残部,并将陈豨斩首。由此陈豨叛乱结束,赵代及燕地皆平。

画外音:此番赵代之乱,陈豨仅得淮阴侯兵法皮毛,竟将大汉帝国闹的天翻地覆。汉朝出动所有名将,周勃、樊哙、灌婴、曹参、郦商、夏侯婴、傅宽、靳歙、卢绾皆都参战,并费时年余,方得全胜。且将彭越、韩王信卷入此战,可谓建国以来最大危机。

汉高祖反思平乱过程,忽然想起前番卢绾反常动作,不由暗自好笑:你我虽是同年同月同日同地而生,便以为我与你一般弱智,如此好欺哄耶!

由是亲自提审所擒陈豨部将,询问张胜出使匈奴详情。降将中果有知其事底细者,便将张胜与陈豨之间来往之事供出。刘邦听闻,便知卢绾亦被张胜所欺,诏命来见。

卢绾深知天子多疑,见天使来召,知道骗局泄漏,心中怕极,称病不来。

刘邦见卢绾效法彭越,又气又恼,便再派辟阳侯审食其及御史大夫赵尧为使,往召卢绾,并嘱二人借机调查其左右近侍。卢绾愈加恐惧,闭门谢客,不敢与审食其及赵尧相见。

宠臣问道:天使既至,大王闭门拒见为何?

卢绾:我来问你,今非刘姓而称王者,还有几人?

宠臣:楚王韩信已降为淮阴侯,称王者似乎只余长沙王、淮南王,以及大王矣。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574f7/6uftvtff.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爬书网书库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