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郑众奏请拘捕窦宪同党班固,和帝准奏,即命洛阳令种兢,依律拿问鞠审。

种兢与班固曾有私仇,于是欣然奉旨,逮捕班固及其诸子下狱,刑讯逼供。班固在狱中未久,便被折磨病死。临死前泣血写下遗表,托家人密奏天子。其奏略云:

臣自就任兰台令史以来,从明帝永平元年起,受命专门撰述《汉书》,历时二十余年。依照写作计划,全书分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期间虽亦从事其他著述,又参与大将军窦宪军事,大体未曾中断《汉书》编写。今全书绝大部分内容已经定稿,惟八表及《天文志》未成。以至死于冤狱,不亦悲夫

和帝览奏大惊,由是下诏遣责种兢滥用私刑,并令究治狱吏之罪。因惋惜班固大业未竟,复令其妹班昭到东观藏书阁,将《汉书》续写完成。

画外音:班昭字惠班,学问广博,不弱其兄。十四岁时嫁于同郡人曹世叔为妻,丈夫不幸早年去世。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命皇后及贵人嫔妃等视其为师,称为“曹大家”。邓太后临朝听政后,特许班昭参与政事,加封班昭之子曹成为关内侯,官至齐国国相。同郡马融拜伏藏书阁下,跟随班昭学习;其后皇帝又命马融兄长马续接替班昭,终于完成《汉书》。

少年天子刘肇一举扫平外戚窦氏势力,由此开始亲理政事。每日临朝听政,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故有劳谦有终之称。因闻北匈奴单于率众北还,和帝便派将兵长史王辅为帅,与蜀郡太守任尚联手追击。

二将奉命,率军北征,连战连胜,最终诛杀北单于,尽灭其众而还。

镜头转换,边北辽东。

鲜卑闻说北匈奴已灭,遂乘机迁入匈奴故地,就此定居下来。北匈奴余部此时尚有十余万落,于是皆都自称鲜卑族号,由此复又渐渐强盛。

适逢此时,辽东太守祭肜因病亡故。哀书入京,和帝甚表悲悯,诏命其子祭参继任辽东太守。然而祭参虽然征战有功,但威望远不及乃父,于是辽东渐渐不宁。

祭肜武勇过人,又不失长者之风,颇有古代名将司马穰苴风范。乌桓、鲜卑追思无已,每朝贺京师,常过冢拜谒,仰天号泣乃去。辽东吏人为其立祠,四时奉祭。

字幕:岁月转换,似水流年。永元六年秋,西域都护班超调发龟兹、鄯善等八国部队共七万人,进攻焉耆、危须、尉犁。

大军行到尉犁,班超派使分别通告三国:大汉西域都护今次来者,欲镇抚三国也。尔等既欲改过向善,宜遣大人来迎,我当赏赐王侯已下,事毕即还。

焉耆王广早闻班超大名,厚待汉使,并遣左将北鞬支为使,赍奉牛酒以迎汉军。

班超见焉耆王并未亲至,故意假作发怒,诘责北鞬支道:汝虽是匈奴侍子,而今秉掌焉耆国之权。我今率兵自来,焉耆王不及时迎降,皆汝之罪也。

左右诸将一齐恫吓:似此不忠不义之徒,不如杀之!

班超说道:公等不知,此人威权重于焉耆王,今未入其国而杀之,必令自疑。若因此而设备守险,我等岂得到其城下哉!

于是赐以酒食,然后遣之。

北鞬支还至焉耆,向国王备述班超威严,说其恩义。王广见北鞬支安然无恙归还,知道汉朝没有平灭己国之意,遂亲率高官在尉犁迎接班超,奉献礼物。

班超见其主动来降,遂以恩义待之,深加抚慰。

未料王广返回王庭,立即下令拆掉国境山口围桥,欲阻汉军于境外。班超早已料到,却从别道绕行进入其国,距王城二十里扎下营栅。

焉耆王见汉军从天而降,不由大惊。便欲逃入山中顽抗,待班超粮尽退兵后卷土重来。其国左侯元孟曾在洛阳为质,心向汉朝,潜派使者向班超报信,说与焉耆王计划。

班超为稳定焉耆国贵族,故意斩杀元孟使者,并发檄文,约期宴请三国国王及大臣,声言届时将厚加赏赐。

焉耆王广、尉犁王泛及北鞬支等信以为真,三人多人一起到会;焉耆国相腹久等十七人害怕被杀,就此逃跑;危须王也因心中狐疑,未至汉营。

宴会开始,众人依次坐定。班超突然变色,责问焉耆王等人道:危须王因何不来?腹久一班人为何逃跑?此皆是尔等归降之心不诚,首鼠两端之故也!

焉耆王:危须王不至,腹久逃走,实与我等无干!

班超:一派胡言!你若诚心投汉,却为何又拆除山口围桥,以拒天兵

焉耆王等人闻言惊悚,惧不能答。

班超喝令:与我皆都拿下,押至当年西域都护陈睦所驻故城,全部斩杀,传首京师!

一声令下,众武士一拥而上,将焉耆王广等三十余人皆都绑缚,开刀问斩。

班超又令诸将,纵兵斩杀三国贵族五千余人,俘获部众一万五千人,马畜牛羊三十多万头,由此一举平定三国。

焉耆、危须、尉犁三国既平,班超命将元孟请至,宣布册立其为焉耆国王。

元孟又惊又喜,问道:将军此前杀我信使,今又立我为王,却是何故

班超:贤侯不知,当时是为设计诱敌,以惑王广,不得不杀使者故耳,尚请莫怪。

元孟唯唯逊谢道:将军用兵,真有神鬼莫测之机,我等凡人,岂能领会!

为稳定三国局势,班超在西域都护故城停留半年。至此,西域五十余国都重新归附汉朝,班超终于实现其当年立功异域理想。

消息传至洛阳,汉和帝闻报大喜,下令朝议,表彰班超盖世功勋。经过三公廷议上奏,最终诏封班超为定远侯,食邑千户。自此以后,人皆以“班定远”称之。

镜头转换,永元六年正月,洛阳汉宫。

永昌郡徼外敦忍乙王莫延附汉,遣使者及翻译到洛阳,向汉朝奉献犀牛、大象。

二月,和帝下诏,以司空刘方为司徒,太常张奋为司空。

字幕:张奋,字徲通,京兆杜陵人,父张纯,光武帝时曾任大司空,封武始侯。

张奋少年时好学不倦,节俭行义,常分田租赡恤宗亲。汉明帝时初仕为侍祠侯,和帝时复任城门校尉、长乐校尉、太常,至永元六年升为司空,就此位列三公。

是年四月,蜀郡徼外大牂夷种羌豪造头等人,率种人五十余万口内属。东汉朝廷拜造头为邑君长,赐以印绶,令管理其部民。

七月,京师旱灾,太史官上奏,以为是冤狱过重之故。

和帝下诏,令中都官徒各除半刑。又亲至洛阳官舍,录囚徒,举冤狱,收捕洛阳令下狱抵罪,司隶校尉、河南尹都受降职处分。

冬十一月,北匈奴降胡五六百人夜袭南单于师子,汉安集掾王恬率领卫士与之激战,击败降胡,尽行诛之。降胡十五部二十余万人相率惊扰,皆都反叛。

诸部叛首找出前单于屯屠何之子薁鞮日逐王逢侯,共推其为单于,杀略汉匈吏民,焚烧邮亭庐帐。南单于支吾不住,急向朝廷告急求助。

汉和帝闻奏大怒,遂下诏命:拜大将邓鸿行车骑将军事,为三军主帅,以越骑校尉冯柱、行度辽将军事朱徽二人为副将,率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士、郡国射士、缘边将士;檄令乌桓校尉任尚,率乌桓、鲜卑诸部,合四万余人马,约会讨伐逢侯。

字幕:邓鸿,南阳新野人,高密侯大司徒邓禹少子。

镜头闪回,叙述邓鸿来历。

邓鸿喜好谋略,曾上朝参与商议边防军事,汉明帝赏其能力,命为将兵长史,使率领五营士兵屯守雁门,封为侯爵。

建初七年,邓鸿以张掖太守之职,被任命为度辽将军;永元元年率军从稒阳塞出发,与大将军窦宪、征西将军耿秉等在涿邪山会攻北匈奴。

因击败北匈奴军功,朝廷升任邓鸿为大鸿胪,由定襄太守皇甫棱代理度辽将军之职。

闪回结束,邓鸿会合三军出塞,北伐匈奴。

逢侯单于闻而大惧,便与诸部叛首商议,欲带人马辎重,穿越大漠北去。南匈奴单于师子闻报,与中郎将杜崇驻扎牧师城,以阻北匈奴归路,逢侯单于攻而不克。

十一月,邓鸿率军到达美稷。逢侯单于不敢对敌,于是越冰过险,向满夷谷退去。

南匈奴单于师子派王子为将,率领一万骑兵,与杜崇部下四千骑,会合邓鸿所部汉军,在大城塞追击逢侯单于,展开对决。经过一场激战,杀逢侯部众三千多人,掳获万余。

越骑校尉冯柱分兵追击逢侯单于部众,杀死四千多人。

任尚率领鲜卑大都护苏拔魔、乌桓首领勿柯,共集八千骑兵,拦截在满夷谷,再一次大败逢侯单于。接连三战,前后一共杀死北匈奴一万七千余人。

逢侯单于趁汉军未能合围之机,率领部众逃出塞外,汉军因无法追击而回。

字幕:任尚,东汉将领,籍贯来历及出生年月皆都史载不详。章和二年,初任护羌校尉邓训护羌府长史。羌族烧当部落首领迷唐叛汉,其叔父号吾率领本部八百户归降,并为汉军向导,在写谷大败迷唐。永元元年春,迷唐打算重回故地,邓训命任尚击之。

镜头闪回。任尚领命,遂率六千汉胡兵马,追击迷唐。

迷唐渡河向西,为防追兵,下令将船只全部焚毁。任尚兵至,见渡船尽毁,遂命收集军中所有皮革缝制成小船,置于木筏之间,作为渡河工具。

汉军由此悄悄渡河,并趁夜间发动袭击,大败迷唐,先后斩杀一千八百余人,俘虏二千人,缴获马牛羊三万余头。经过此役,烧当羌部几乎全被消灭,余部皆都归降汉军。

永元三年,任尚以司马之职奉大将军窦宪之命,与左校尉耿夔兵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大败北匈奴,俘虏北单于之母阏氏,斩杀大部落王以下五千余人,平灭北匈奴。

汉军出塞五千余里后而回,其距离之远,是自汉朝出兵匈奴以来未曾有之。

自此以后,耿夔、任尚等便为大将军窦宪心腹爪牙。

永元四年正月,朝廷派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为使,授予北匈奴于除鞬印信绶带,再立北单于;同时命任尚为中郎将,持符节护卫北匈奴,屯驻伊吾。

窦宪计划护送于除鞬返回北匈奴王庭,后因事败自杀,计划作罢。于除鞬闻窦宪败亡,遂在天山南北公开反叛,到处烧杀抢掠,残害百姓。

汉和帝派长史王辅率一千骑兵出塞,协同任尚联兵讨伐于除鞬。

任尚与王辅翻越东天山,以铁骑对铁骑,穷追猛打叛兵,在蒲类海边与于涂鞬进行决战,一举打垮北匈奴军,擒斩于涂鞬,使其残余势力落慌而逃。

闪回结束。至此降胡造乱,光禄勋邓鸿代理车骑将军出塞,任尚复率乌桓、鲜卑部队从征,在满夷谷大败逢侯单于,又立大功,遂彻底洗白窦氏余党形象。

镜头转换,永元七年正月,大地将欲回春,漫天飞雪犹狂。

代理车骑将军邓鸿率军班师回朝,命副将冯柱率领虎牙营留驻五原。

大军回朝之后,未待朝廷叙功封赏,窦氏余党便联合随征将军,上疏指控弹劾:邓鸿身为三军总帅,逗留不进、坐失军机,致令逢侯单于逃遁,为朝廷留下后患。此乃明是故意纵敌,以养寇自重,永掌兵权,欲图不轨,望乞陛下明察。

汉和帝览奏大怒,因被所惑,于是命将邓鸿下狱,最终处死。

此后不久,窦宪余党复又上疏弹劾:朱徽、杜崇二将与胡人失和,并扣留南单于安国上疏,激致匈奴叛乱。此乃邓鸿余党,以此坑害朝廷,望乞陛下明察。

和帝览奏愈怒,命收朱、杜二人入狱,亦都处死。

画外音:可叹此番西征诸将,自三军统帅邓鸿至领兵大将皆都获罪,惟冯柱、任尚二人幸免。冯柱乃开国勋臣司空冯鲂之子,娶显宗女获嘉长公主为妻,又是一个外戚。

永元八年四月,并州四郡大旱,天子诏命郡守放粮赈灾。

五月,南匈奴右温禺犊王乌居战反叛,率众数千出没于塞外山谷之间,劫掠过往客商。

秋七月,行度辽将军庞奋、越骑校尉冯柱应匈奴南单于之请,率边境诸郡屯兵进讨叛军,追斩乌居战于塞外,尽降其数千部众。

于是奏报汉天子和帝,徙乌居战部众及诸还降者二万人于北地。

和帝下诏,令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皆诣敦煌戍边抵罪。其时护羌校尉贯友病死,诏以汉阳太守史充代领其职。

史充奉旨到任,征发湟中羌胡出塞,进攻烧当羌豪迷唐,结果急功冒进,反遭大败。史充因此免官,使代郡太守吴祉继任。

次年秋,迷唐率八千人进犯陇西,乘胜深入,胁迫塞内诸种羌共为寇盗。众羌纷纷响应,合步骑三万人击败陇西郡兵,杀大夏县长。

东汉朝廷收到边报,乃调派征西将军刘尚为帅,越骑校尉赵代副之,率北军五营、黎阳、雍营、三辅积射,及边兵羌胡三万人出塞讨伐。

字幕:刘尚,宗室子弟,汉光武帝之后。

刘尚领命而出,挂三军帅印,屯兵狄道,命赵代屯兵枹罕。另派司马寇盱监督诸郡兵马,四面并会,来伐诸羌。

迷唐自知不敌,丢弃老弱部众,只率精骑逃入临洮以南。

刘尚追至高山,迷唐被迫应战。两军相遇,展开激战,一时不分胜负。正在紧急时刻,司马寇盱率军赶至参战,斩首千余,得牛马万余头,迷唐逃去。

汉兵虽然获胜,但伤亡很大,无力追击,撤回塞内。

汉和帝闻报不悦,由是下诏:刘尚、赵代畏懦惧敌,以至损兵折将,堕我大汉军威。兹命将其二人下狱免官,由谒者王信代领刘尚军进屯枹罕,谒者耿谭代领赵代军屯驻白石。

耿谭到任,以重赏诱诸种羌内附,迷唐害怕请降。其余种人饥窘不能自立,入居金城。

王信、耿谭由此罢兵,遣送迷唐诣阙见驾,拜见天子。和帝命迷唐率其种人返回大小榆谷,迷唐不肯远出。护羌校尉吴祉又多赐迷唐金帛,令其多买粮畜,促其出塞。

羌人于是再次反叛,勾结湟中诸胡寇掠而去。王信、耿谭、吴祉皆以畏懦之罪免官。

镜头转换,张衡登场。

字幕: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

张衡家族世代便为南阳西鄂大姓,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称为圣童,光武帝时被任命为蜀郡太守,随大司马吴汉讨伐公孙述,立有大功。后拜为渔阳太守,曾以数千骑兵击破匈奴一万精骑,任期内匈奴再也不敢来侵扰。

张衡生于官宦世家,自幼便善文事,十六岁离家游学,先到三辅,后至都城洛阳。入洛阳太学肄业,通五经,贯六艺。在太学结识崔瑗,结为挚友。

和帝永元年间,张衡虽举孝廉而不入仕,三公屡辟不就。当时天下无事,洛阳大建宫室,王侯贵族穷奢极欲,风气侈靡。

张衡见此,乃模仿班固《两都赋》而作《二京赋》,包括《西京赋》与《东京赋》两篇。文中假托凭虚公子与安处先生二人对答之辞,互相夸耀西京长安及东京洛阳繁华,暗喻讽谏朝廷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赋成之后传颂一时,为之洛阳纸贵。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574f7/6uftvttt.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鲤鱼乡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