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皮鞭飞舞,血花四溅。刘备气冲牛斗,督邮鬼哭狼嚎。

督邮随从人役见此情状,皆都吓得呆了,并无一人敢上前解劝。

正在闹得不可开交,只听门口喧嚷,却是云长、翼德二人自郊外练功回来,在衙中遍寻兄长不见,一同寻到馆驿中来。

关羽叫道:兄长建许多大功,仅得县尉微职,反被此等贪墨污吏侮辱,不如一刀杀了。

说着大步上前,将那督邮揪在当堂,放倒平地,抬脚踩住胸口,自肋下拔出刀来。

张飞跟着大叫: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

双手指东打西,将那些督邮随从打得鼻青脸肿,无力近前。督邮被关公踩在地上,耳中闻此恶语,更是魂飞魄散,不住口地呼叫饶命。

刘备尽力打了半天,已消了胸中恶气,示意二弟云长放了督邮,又从怀中掏出印绶,挂在督邮脖子上,用鞭杆敲着他的脑门,一字一句训斥道:据你这等行为,才是不折不扣的害民贼,反来诬陷别人。若依我二弟之意,本应将你杀却,又恐连累了一县百姓。我今日弃这微官而去,你有本事就来缉拿。

又让翼德放了县吏,复以捆县吏之绳缚了督邮,绑在院中柳树之上。

那督邮不能回言,原来连打带吓,早已昏晕过去。

刘备遂与二弟返回县衙,收拾行李马匹,三骑马竟出县城北门而去。那被殴县吏自忖闻喜县不可久留,也带领家眷,另投他处去了。

督邮被刘备一顿毒打,又被云长踩伤了胸肋,连伤带吓,直在闻喜县中养了三日伤,才勉强爬起回到定州,向定州太守叙述刘备反状,免不得添加些油醋。

太守亦知督邮贪鄙,不得不做个样子,当下申文省府,重事轻报。省府览报,亦知刘备是个清官,只发下令牌差人捕捉,却未上报朝廷。

刘备三人不敢返乡,于是前往代州,投奔太守刘恢。

刘恢念及同宗之谊,将三人留匿家中。

其后不久,黄巾余党复起,又有渔阳张举、张纯造反,河北再次大乱。告急奏章上达朝廷,灵帝遂诏令幽州牧刘虞,领兵往渔阳征张举、张纯。

刘恢见到朝廷邸报,以为时机到来,遂亲写书信,推荐刘备等三兄弟往见刘虞,说明三人身份本领,并叙说前日所立战功。

刘虞见是刘氏宗亲,欣然收纳,并令刘备为都尉,引兵直抵渔阳,与贼兵大战。

两兵相遇,未曾交锋,胜败已分。张纯因为凶暴不仁,致使帐下头目哗变,刺杀张纯,并将其首级纳献玄德,率众来降。

张举见大势已去,只得自缢而死,至此渔阳尽平。

刘虞表奏刘备大功,又为其解说前番怒鞭督邮,确实事出有因,并非对抗朝廷。朝廷准奏,于是下诏赦免刘备前番罪过,除任为下密县丞;其后继任高唐尉、高唐令。

画外音:刘备因靠汉室宗亲名号,又屡被刘恢、刘虞等皇族大员庇护,复依自身平灭黄巾军功,终将怒鞭督邮罪过轻轻掩盖,并被封官。刘备复携二弟上任,只待时来运转。谁料承平不久,官军陆续撤去,冀青兖幽各地黄巾盗贼复发,再次侵略州府郡县。

高唐县粮少兵寡,被黄巾军一夜攻破。刘备与关张二弟仗着武艺绝伦,这才杀出重围。三人商量一番,无计可施,只得投奔冀州刺史公孙瓒。

公孙瓒看在同窗份上,极力表奏刘备为别部司马,兼守平原县令。大将军何进正要竭力拉拢公孙瓒等这些地方刺史为己所用,自然照准施行。

自此之后,刘备与关羽、张飞在平原县暂时立足。

兵家派掌门左慈闻说刘备到了平原,遂带赵云下山,至平原县衙,尽心尽力,指点三兄弟刀矛武艺。刘备对武艺之事不十分上心,关、张二人武艺却于此间得以精进。

镜头转换,按下江湖,复说朝堂。

黄巾军陆续得以平定,灵帝以为天下无事,于是在厚封黄甫嵩、朱隽、卢植等人之后,复又夺其军权,闲置不用。十常侍由此再次得势,并与大将军何进分庭抗礼。

朝廷忙于党争,黄巾余党便就乘机复起,犹如星火燎原。时有张燕号称黑山贼,据住青兖二州,竟有百万之众,地方刺史及太守不能复制。

中平五年,郭太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河东两郡。与此同时,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由此各地报急文书如同雪片,报进京师洛阳。

朝廷闻报大惊,急派校尉鲍鸿为将,率军前往镇压。

鲍鸿志大才疏,与黄巾军战于葛陂,只经一战便大败亏输,狼狈不堪逃回洛阳。灵帝闻报魂不附体,只得向阶下大臣问计。

班部中走出刘焉,向前拜奏:臣有一计,可灭除黄巾,保我汉家社稷长治久安。

字幕: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汉景帝四子鲁恭王刘余后裔,现任太常。

刘焉与侍中董扶交密,闻听董扶曾说益州有天子之气,心中已埋下不臣之念。今见皇帝询问平贼之计,遂趁此机会出班上书,慨然陈奏。其奏疏略云:

致今日黄巾之乱者,皆因各州府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方使太平道邪教挑唆贫民,有隙可乘。而今之计,宜将各州郡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使其拥有地方军政之权,则更易控制地方,进剿黄巾余部。又五斗米道张修起于巴郡,益州刺史郤俭趁机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遂养成贼势,不可复制。若依为臣之策,可诏拜大将军何进,总领天下兵马以卫京师;复令刘恢、刘岱、刘虞等,督率冀幽青兖四州;刘表、刘繇、刘宠等,镇守荆扬二州;微臣牧使益州汉中,以镇西南,天下不难定矣!伏望圣裁。

灵帝闻奏大喜:此乃公忠体国之策。准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敕封阳城侯,命前往益州代天巡狩,逮捕郤俭,平灭张修五斗米道,整饬巴蜀吏治,即日起行。

刘焉领旨,志得意满,领了印信兵符,辞帝而行。

行至半途,却因黄巾遍地道路不通,只得暂驻荆州,派出探马,专侯消息。数月之后,闻报郗俭已被黄巾军首领马相杀死,马相竟于益州称帝。

复过几日,却有益州从事贾龙率部擒杀马相,遣使将其首级来献,并请刘焉随来使入驻益州。刘焉大喜,于是率军进入益州,正式就任益州牧,治所设于绵竹。

刘焉上任,即命贾龙为校尉,安抚收容逃叛,实行宽容恩惠之政,不复受朝廷之命。

画外音:“改史为牧”之策,导致朝廷放权于下,地方州牧诸侯自此拥兵自重,形成汉末割据局面。此后各地群雄互相攻击,逐鹿中原,开启军阀混战序幕,并为三国分立种因。前汉景帝时七国之乱前鉴不远,灵帝再蹈覆辙,宁不可叹!

镜头转换,中平四年,洛阳皇宫。

灵帝设朝升殿,命黄门官高声宣布:三公九卿,文武百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未落,将军许凉、假司马伍宕一同出班,拜于阶下。

许凉奏道:臣禀陛下,近有终南山善望气之人名唤南华子游于洛阳,认为京师会有大兵,两宫流血。其言有因,万岁不可不妨。

灵帝即问:如何防范?

伍宕趁机奏道:此事容易。《太公六韬》有云,自古天子亲将兵事,可以威镇四方。陛下何不效武王之行,登坛拜将,亲授大将军印于何进,以示演武于天下?

灵帝:准奏。诏令何进大发四方兵马,筑坛讲武于平乐观下。

何进受诏领命,遂令胞弟车骑将军何苗,率人在平乐观前修建一个大坛,上立十二层五彩华盖,十丈高;大坛的东北再建小坛,立九层华盖,九丈高。两坛之间横列步兵、骑士数万人,结营为阵。布置完毕,遂请天子驾临,讲武天下。

灵帝亲自出宫,检阅步骑军伍,然后登临大坛,驻陛大华盖之下。

何进却登东北小坛,停驻小华盖之下。

灵帝诏命:拜何进为大将军,命掌玺官将大将军印捧至小坛,赐授何进。

何进跪受,在小坛上与灵帝遥相答礼。讲武礼毕,灵帝下坛,身披甲马,自称“无上将军”,绕阵三圈而还,诏令何进率领全军驻扎于平乐观双坛之下。

由此天下无人不知大将军何进威权之重,满朝文武亦尽皆景仰。

那十常侍见何进一门势大,岂肯干休?急忙联手密奏灵帝:陛下,今将大将军印绶赐予何进,小心前朝霍光揽政故事重演。前车之鉴不远,望陛下思之。

灵帝耳软,闻奏心活,于是问道:若依卿等之计,却当如何?

张让:诏命既下,不可出尔反尔。只需设立西园八尉,以分其权可也。

灵帝当即诏命:加强西园防卫,设立八部校尉。上军校尉蹇硕,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蹇硕命为元帅,督率司隶校尉以下所有将校。虽大将军何进,在京师亦受统领。

十常侍闻诏,无不欢喜。大将军何进闻诏,却似被当头浇下一盆冷水,又如芒刺在背。于是召集心腹将领计议,要趁此机会尽除阉宦,绝此宫庭大患。

却不知十常侍在朝中耳目极多,大将军府计议未定,早有人报与蹇硕。

蹇硕初掌兵权,不知八部校尉其心若何,闻信不由恐慌,急找张让等商议对策。

十常侍皆说:必将何进调出京师,方可免受其害,然后徐徐图之。

计议已定,便入宫共奏灵帝:现有西凉边章、韩遂聚众谋反,非大将军亲征不可。

汉灵帝准奏,次日升朝,即下诏旨:赏赐何进兵车百辆,虎贲斧钺仪仗,择日出兵。

何进知是十常侍阴谋,于是奏道:今山东黄巾复起,是为心腹大患,重于西凉之祸。臣请派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东击徐、兖二州。平叛得胜回师,方可出兵西征。

灵帝见其证论凿凿,只得准奏,即遣袁绍领兵出京而去。

袁绍虽为西园校尉,隶属蹇硕统辖,但同何进暗通款曲。此时得了兵权,辞帝出京,却依何进之嘱并未远赴徐、兖二州,离京不远即将兵营扎住,以观京城动静。

只因接连经历连串内忧外患,灵帝殚精竭虑,堪堪病重,长卧不起。

大将军何进见此情状,急率太傅袁傀等公卿大臣进宫,请立太子皇嗣。

灵帝现有二子,何皇后生大皇子刘辩,王美人生二皇子刘协。灵帝因王美人之故宠爱刘协,本欲废长立幼,但此时病重难保,见何进率众逼宫,只得装聋作哑不答。

众卿见此,只得退出。灵帝立召蹇硕入内,唤至榻前嘱道:朕命恐不久矣。何进如今见逼如此,我死之后,其必生乱。卿既掌西园八尉,可见机除去何进,拥立刘协为帝。

蹇硕奉命而出,心下疑惧不安,遂寄书与中常侍赵忠:大将军何进兄弟执政专权,现与党人谋划诛杀先帝左右,欲尽灭常侍中宦,因我统领禁兵,故犹豫不决。公掌禁门锁钥,现应把上阁关闭,急捕杀之,以保我等身家性命。

赵忠得书不决,来与中常侍郭胜商议。

郭胜本与何进同郡,劝赵忠休要依从蹇硕计策,止其行动;转身出宫,便把蹇硕写给赵忠密信偷偷交给何进。

何进得信,抢先动手,急使黄门令逮捕蹇硕,将其斩杀,夺其兵符。自此之后,西园八尉的实际兵权已大半落入何进手中,灵帝虽有耳闻,却已无力回天。

来年春天,灵帝病体转重,堪堪不支。

灵帝之母董太后眼见儿子病重难起,深怕何氏一族得势,自家外戚必将万劫不复。遂趁皇长子刘辩不在宫中,常劝灵帝,速立刘协为太子。

灵帝因怀念王美人之故,心中亦偏爱刘协,今被生母屡次催迫,便欲立之为储,只为大将军何进权重,生怕变生肘腋,左右为难,不能决断。

当时宫中遂分为两派,何后与国舅何进欲立刘辩,中常侍张让及董太后欲立刘协,明争暗斗,已然势成水火。

何皇后见皇帝朝夕不保,已知情况紧急,连忙派人请玄都观史子眇进宫,询问皇子刘辩近况,委其随时送皇子进宫,做好继承皇位的准备。

史子眇也知灵帝大限将至,即刻奉命,辞别皇后回至玄都观。于是连夜写了两封手书,唤过大弟子臧霸:你持此书,速骑快马前往襄阳,到南漳水镜庄上,分别寄给你师叔祖司马徽及师弟胡车儿,催请史侯刘辩启程返京,继承大位。事关国家大计,不可迟误。

臧霸得了师父之命,即刻登程而去。

字幕:臧霸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人。父名臧戒,原为华县衙中狱掾。

镜头闪回,叙述臧霸身世。

臧霸父亲臧戒生性耿直,据守律法,不畏权暴。一次县中有恶徒当街杀人,被捕入监,正该臧戒当值羁押,只待问明罪状后申报省府,秋后问斩。

恶徒家属便持重金进京,买通中常侍蹇硕,同时贿赂泰山郡守。

蹇硕受其重金,一纸手书寄到泰山府衙,嘱托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泰山郡太守既受恶徒家人钱财,乐得顺水推舟,即判恶徒乃系斗殴误伤人命,私行卖放。

那恶徒得了家人口信,在狱中愈发猖狂,肆意将狱卒人等言语挑逗凌辱。

臧戒不忿,仗胸中一时义气,就在狱中将凶犯刺杀,提着人头,直上公堂领罪。

太守大怒,令人收押臧戒在衙,苦打一顿,强行画了供词,钉了二十斤长枷,准备将其押送郡府备罪。

臧霸时年十八岁,闻说父亲蒙冤获罪,遂召集家中食客十数人,前往华县西山官道上埋伏,半路上将父亲救出,并杀死亲自押送太守。

当时押送役卒百余人,惧怕臧霸健勇,避而窜逃,竟无一人敢掠其锋芒。

臧霸由此孝勇名闻乡野,此后与父亲逃亡东海郡,混迹于渔民之间。

后逢黄巾之乱,臧霸从属徐州牧陶谦破贼,因有军功赦罪,并拜为骑都尉。

再后因朝廷下诏,考核沙汰因军功授职官吏,臧霸无钱贿赂督邮,受到逼勒,就走刘备路子,将督邮及其人役打得屁滚尿流。

臧霸知道此事不了,又恐连累州牧陶谦,遂自行投首,到京城有司领罪。有司问明罪状,依律问了斩刑,因臧霸身为武官,遂将情状申报大将军府,待批文回复即可行刑。

大将军何进见了呈文,忽然来了兴致,命将人犯提到将军府亲审。

因见臧霸雄壮不屈气概非凡,又兼那被臧霸殴打过的督邮因他事已被革职,遂即卖个人情,将臧霸当场释放,并命其到城外玄都观拜史道长为师,护卫皇子刘辩。

史子眇见臧霸是个可教之材,遂于十年间悉心调教,终致武艺大成。

闪回结束。一骑绝尘,离了洛阳,兼程驰往襄阳。

臧霸直到南漳县水镜庄园,见到水镜先生,呈递师父书信,说明来意。

司马徽得书,细细看了,即命家人:到山上白马洞中,唤来史侯少爷。命我徒胡车儿,收拾史侯个人用物行李,一并下山来家。

家人应声,出庄去了。臧霸欲以师门之礼拜见师祖,却见座中还有两人,遂有些沉吟难决。司马徽笑道:臧霸不需沉吟猜疑,此二位却非旁人。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574f7/6uftvtuu.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镇魂小说网努努书坊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