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冀州刺史衙署,袁绍问计。

袁绍:先生此言何意?绍实不解。

沮授:在下听闻将军年少入朝,即扬名海内,无人不知。当董卓擅行废立之际,独能发扬忠义;怀愤单骑出走之时,又使董卓惊恐。渡河北上,则渤海从命;拥一郡之卒,而聚冀州之众。威声播越河朔,名望重于天下!如今将军宜兴军东伐,以定青州黄巾,还讨则可灭黑山张燕。然后回师,北征辽东公孙瓒,继之震慑戎狄,降服匈奴。如此,明公即可拥河北青、兖、冀、幽四州之地,因之收揽英雄之才,集合百万大军,迎汉帝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阳。将军以此号令天下,诛讨未服,则天下谁能御之?

袁绍听罢大喜,以手抚沮授之背道:孤之心愿,皆被先生说中!

遂加封沮授为奋威将军,使为从军之师,监护诸将。又用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许攸、逄纪、荀谌等人为谋士,势力大增。

公孙瓒闻听袁绍取了冀州,即派使者来见,要依前约,平分冀州疆土。

袁绍回书道:冀州初平,人心未附,若裂土分之,必致引起民乱,军士亦随之哗变。燕赵之地民风彪悍,又是黄巾乱军核心之地,乱起而不可复灭。请将军且回师辽东休养,待某取得青兖二州,将冀州全州之地一并相让,绝不食言。

如此打发来使回去,一面却又遣使到幽州,面见刺史刘虞,使其自公孙瓒背后相攻。

刘虞正恨公孙瓒屡次不听己令,侵害边北;自己赏赐游牧民族物品,又多被公孙瓒抢夺而不能制止。见了袁绍来书,打发来使先回,答应即刻发兵,袭击公孙瓒之后。

从事程绪因见刘虞受了袁绍蛊惑,竭力劝阻道:将军前次屡拒袁绍,其必记恨在心。而今袁绍雄踞冀州,拥百万人口,羽翼已成,反令将军与公孙瓒相残,乃假途灭虢之计也。

刘虞:此言何谓?

程绪:公孙瓒胜,袁绍必将移兵攻我;若我胜,其将攻公孙瓒,再以乘胜之兵仍将攻我。公孙瓒本是将军属下,可以善言抚慰,加以高官,令其南向冀州攻打袁绍,将军以大军继其后,则冀州鼓而可下,岂不是一举双得?

刘虞非但不听,反而大怒:公孙瓒屡犯我将令,乃是汉室反贼;你劝我纵放反贼,而攻汉臣,是何道理?武士安在?将程绪与我推出辕门,立即斩首。

程绪欲待再说,刘虞扭头不理,只是挥手。武士上前执拿,将程绪推出,砍下首级。

刘虞于是大集本郡兵马,下令发兵:此战不要多伤无辜,只杀公孙瓒一人即可。

时有从事公孙纪,因与公孙瓒同宗,趁夜跑到公孙瓒处,告发刘虞发兵计划。

公孙瓒闻报后院起火,自思手下部众都散布在外,不由大惊,便无有余力问罪袁绍,只得回兵防备刘虞。但是心中深恨袁绍,两家自此结怨。

刘虞十万大军兵至北平,团团围住,四面攻打。但因主将有令在先,不许杀伤无辜,由是部下军士不能尽力攻杀,又为爱惜百姓房屋,不敢放火焚城,一时竟攻打不破。

公孙瓒见状大喜,遂召集精锐勇士数百人,趁夜出城顺风纵火,乘势突袭。

刘虞营寨被焚,由此大败,引残部向北逃窜,直至居庸县方才住脚。

公孙瓒乘胜追击,同时散布于冀州各路军马也渐渐云集,合力攻打居庸城。

刘虞不善带兵,苦无退敌之策,只会坐在衙中唉声叹气,一筹莫展。

公孙瓒奋力督战,三日后居庸城陷,活捉刘虞及其妻子儿女,率军返师,回到蓟县。因与部将商议,欲杀刘虞以占其地。

正在此时,城门守将入报:天子今派使者段训来到幽州,奉旨召见刘虞。

公孙瓒闻此,遂不敢动手,只好放了刘虞,与其共同出城,迎接帝使。

段训进城,北面而立,宣读献帝诏书:因刘虞靖边有功,特敕封增地三千邑,督统北部六州;并升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领冀州牧。

刘虞死里逃生,又受封高官厚禄,不由松一口气,只思次日送走帝使段训,即回辽东封国,早离幽州是非之地。

公孙瓒见刘虞依旧封为自己顶头上司,恐其养成势力回头报复,遂带兵连夜到驿馆面见段训,诬陷刘虞与袁绍勾结,图谋称帝,胁迫段训假借献帝圣旨,斩杀刘虞及其妻子儿女。

刀剑压颈,不由段训不从,只得听任公孙瓒将刘虞杀了。

公孙瓒即遣部将,把刘虞首级送到京师。

刘虞旧部尾敦闻说主公被杀,由是在路上劫走首级,择地安葬,立志为刘公报仇。

画外音:公孙瓒即杀刘虞,一并取了幽州,于是尽夺刘虞之职归为己有,声称总督幽、并、青、冀四州。因刘虞在幽州多年,向来爱民如子,待其死讯传开,幽州治下及流亡之民尽都痛哭流涕,无不恨怨公孙瓒。由此袁绍杀了韩馥占据冀州,公孙瓒杀了刘虞独霸幽州,皆用借刀杀人之计,继刘岱袭杀乔瑁、孙坚驱逐周昂之后,正式揭开诸侯混战序幕。

镜头转换,按下公孙瓒,复说孙坚。

周昂自被孙坚打败,阳城得而复失,只落得部众尽散,单枪匹马来投冀州。见了袁绍,诉说孙坚复为豫州刺史,欲夺荆襄,并下江东。

袁绍闻报大怒,遂写书一封,差心腹人连夜前往荆州,送与刺史刘表,教就路上截住孙坚,不得将猛虎孙公台放归江东。

刘表看了袁绍书信,随令整顿三军,拦截孙坚南归。

字幕:刘表,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人,汉室宗亲,鲁恭王刘余之后。

镜头闪回,叙述刘表占据荆州始末。

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即知名于世,与同郡人张隐、薛郁、王访、宣靖、公褚恭、刘祗、田林交厚,谓之君子党八顾。早年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吏,出任北军中候,后奉董卓之命代王睿为荆州刺史。

刘表接任荆州之时,正是江南诸侯割据互不统属之际,兼且宗贼甚盛:袁术统南阳之众屯于鲁阳,吴人苏代继孙坚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令,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

刘景升当初奉了董卓之命,就任荆州刺史,惧中途为人截杀,遂匿名独身赴任。费了千难万险进至襄阳,单枪匹马竟入宜城。

因闻城中时有三个豪杰,乃是延中庐县人蒯氏兄弟,蒯良字子柔、蒯越字异度,以及襄阳人蔡瑁,字德珪。于是亲自登门拜访,共谋大略。

三人亦早闻刘表大名,遂在蒯府置酒相待。酒席宴间,刘表单刀直入,因向三人问计:某奉朝廷圣旨,董太师钧命,来此就任荆州牧。但见此间宗贼甚盛,黎民不附,袁术因而取乱,祸事将至!我意图在此征兵,但恐其不能聚集,三位有何妙策教我?

蒯良答道:自古为君忧民之不附者,出于仁之不足;民附而不能兴治者,出于义之不足。如果仁义之道能行,则百姓来归如水之向下,何必担忧来者不从,而问兴兵之策?

话音未落,其弟蒯越说道:治平者以仁义为先,治乱者以权谋为先。兵不在多,在得其人。袁术勇而无断,苏代、贝羽一勇之夫,皆不足为虑。宗贼首领贪暴,为其属下所忧。我有智勇兼备之士,愿供使君驱使,若遣去示之以利,宗贼首领必定持众而来。使君便诛其无道,抚用其众可也。如此一州之人皆知使君为人以德,必定扶老携弱而至。然后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袁术等人虽至,亦无所能为也。

刘表叹道:子柔之言可谓雍季之论,异度之计可谓臼犯之谋。

蔡瑁:宗贼虽众,群龙无首,号令不一。因我三人是为本地大族,其欲举我等为首,已非止一日。依某之计,可使蒯异度派人持书,诱请宗贼赴宴,就于席间杀之。

刘表大喜,遂请照计行事。

蒯越于是亲自修书,邀请宗贼大小首领,来日至府中议事。宗贼诸部首领接书,无不欣悦,皆至蒯府赴宴。大小首领共计五十五人,挨挨挤挤,会于一堂。

于是蒯府大摆酒宴,竭力周旋。酒至半酣,蒯氏兄弟借口更衣,先后离席,打个暗号。廊间埋伏刀手闻令而起,冲进大厅,将宗贼五十五人全部斩杀。

各部宗贼闻说首领已死,人心皆散,先后尽降新任荆州牧刘表。只有江夏贼张虎、陈生二人,拥众据守襄阳不降。刘表乃使蒯越与庞季前往游说,终于将其劝服。

荆州诸郡县守尉早就听说刘表威名,又见有蒯、蔡两家竭力支持,大都解下印绶弃官逃走,余者亦都献城纳降,不敢与其作对。

至此除南阳郡外,荆州七郡皆归刘表控制,屯兵治所襄阳,声威大震。

在襄阳期间,刘表广交本地名士,先后与七人交结为友,时号“江夏八俊”。那七人乃是汝南陈翔,字仲麟;同郡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渤海范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同郡张俭,字元节;南阳岑晊,字公孝。

刘表与此七人为友,再以蒯良、蒯越、蔡瑁为辅,就此占据荆襄七郡,成为一方诸侯。

闪回结束。刘表既得袁绍来书,于是调遣诸郡兵马,预备拦截孙坚南归。

蒯越谏道:明公与那孙坚向无旧怨,何必听信袁绍挑唆,树此强敌?

蔡瑁:蒯异度之言是也。孙坚号称江东猛虎,屡败徐荣、吕布、李肃等一干名将,更斩华雄,威震华夏。我荆州人才虽众,但诸将中并无一人是其对手。长沙与荆州只一江之隔,比邻而居,结为唇齿可矣,何必受人指使,互相残杀?

刘表闻此,略略回心转意,便欲听从两人之谏。

正在这时,忽攀城守将遣使来报:孙坚因受南阳袁术指使,率军来攻我荆州。

刘表急问:我与袁术同为朝廷牧守,其使孙坚攻我为何?

来使:据我主将派往南阳细作所述,乃是袁术闻说主公坐居荆襄七郡,因谓主公乃是董太师一党,不可不除,故派孙坚来伐,计议获胜之后,平分荆州。那孙坚虽怒袁氏兄弟不顾大义争夺私利,但自己正欲匡复江东旧业,遂应袁术之请,故从豫州领兵南下。

刘表闻说转怒,遂向蒯越、蔡瑁说道:如何?此是孙坚前来攻我,非是我欲招惹他也。江夏太守黄祖何在?命你在樊城、邓县一带布防,迎战孙坚。

黄祖:喏!某也正欲会会这个钱塘小吏,看他是怎生一个江东猛虎。

蒯越、蔡瑁见此,知道拦挡不住,只得作罢,眼见黄祖辞出,领兵北去。

镜头转换,三日之后。

黄祖去得紧疾,回来也甚快当,一战之后便即大败,狼狈逃回襄阳,含羞带愧,来见刘表:孙坚果然勇猛,末将不是对手,败回来也。孙坚随后追来,将至襄阳矣。

刘表: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何必气馁。今趁孙坚未至,将军可乘夜出城,前去调集各郡援军。孙坚不来襄阳便罢,彼若来时,我必使其尽丧这襄江之内,片甲难回。

黄祖领诺,转身欲走。刘表忽又唤回,附耳密语,暗嘱若是孙坚来追,应如此如此对付,必获大功。黄祖领令出城,突围而去,侥幸未遇孙坚阻拦,顺利搬回江夏救兵。

孙坚听说黄祖突围而去,早已做好准备,领兵伏于半路,准备截杀。

黄祖率引援军到来,想要返回襄阳,正被孙坚迎头痛击,人马溃乱。黄祖只得逃入岘山,并依照刘表密嘱,暗暗布置埋伏已毕。

孙坚为人虽勇,但心性轻率,因恨刘表与己为敌,遂不顾黄盖、程普等将劝阻,亲自领军连夜追赶。

追进岘山密林之时,天色已经黑透,对面不见五指,顿时失去黄祖人马的踪影。

孙坚徘徊林边,正在狐疑之际,听得一阵梆声响亮,箭如飞蟥而至。

可怜!孙坚半生征战,几乎从无败绩,获称江东猛虎;不料此次轻敌,中了黄祖埋伏。旋踵之间,孙坚身上已中数箭,又一箭正中心窝。

孙坚大叫一声,摔于马下,当即身亡。

黄祖令部曲潜伏在树丛之中,见孙坚已死,于是上前抢了尸首,便引得胜之兵回城。

程普诸将自后赶来,方知主公身死,荆州军已退回襄阳城中,追之不及。

刘表用计射杀江东猛虎孙坚,于是声威大震,天下诸侯无人不知。刘表遂乘得胜之师渡江北进,先用计断了袁术粮道,再来抢夺南阳。

袁术既失孙坚臂助,又断南方粮道,无可奈何,迫使撤往兖、豫二州,治所也由鲁阳迁至寿春,以避刘表兵锋。

退至寿春不久,门将来报:今有孙坚长子孙策,带领程普、黄盖、韩当等诸将,并残部数千人前来相投。

袁术:速速开城,令他入来见我。

孙策于是引众入城,直至衙署,拜见袁术,然后伏地大哭。

袁术见其情甚哀,便将好言抚慰一番,与其部将皆都收归帐下听用。

江东孙氏旧部,自此归于袁术,按下不提。

镜头转换,按下荆襄淮南,复说河北诸郡。

公孙瓒既杀刘虞,自领幽州,复又想起前事,心实不甘。于是借口朝廷已封自己为冀州太守,即遣兄弟公孙越来见袁绍,欲讨还冀州。

袁绍即依沮授之计,也不反驳,只以善言对公孙越说道:此等军国大事,岂能儿戏?你可回去,请汝兄自来,我自有商议。

公孙越不敢争执,只得辞归。不料却被袁绍部下埋伏半路,诈称董卓家将,乱箭射死。从人逃回北平来见公孙瓒,哭报公孙越已死。

公孙瓒大怒道:袁绍诱我起兵攻打韩馥,他却就里取事;今又诈董卓家兵射死我弟。此冤此仇,若是不报,非为堂堂男子,枉称白马将军!

于是便将兄弟安葬,然后尽起本部兵马,杀奔冀州而来。

袁绍此时兵强马壮,闻说公孙瓒来伐,自然不惧,于是亲提大军北来迎战。两军相遇,分别安营扎寨于广川平野,就而列开阵势,大战于界桥南二十里处。

比较双方当时兵力,公孙瓒有精兵三万,以大将严纲为先锋;袁绍将兵万余,则命大将麴义率领精兵八百在前,又暗布强弩千张于两翼,列阵迎敌。

公孙瓒轻视袁绍兵少,纵令骑兵出战。

麴义却不迎击,只严阵以待,更命士兵伏于楯下,奉令行事。片刻之间,公孙瓒马军驰到十步之前,势如狂风。麴义突发号令,千张强弓劲弩一时同发,箭如飞蟥。

幽州骑兵势如狂风,难以收足猝止;眼见箭雨迎面而至,又无盾牌护身,只得以身硬抗。饶是身穿重甲,也难免额上颈中被箭,纷纷落马,由此大败。

麴义眼见幽州兵马败退,大喝一声,纵出战壕,提刀上马,驰入对方战阵。

严纲回马来迎,未及三合,已被麴义轻舒猿臂擒过,掷在地下,步军赶至绑了。

麴义生擒严纲,远远望见公孙瓒旗号,当下并不止步,仗恃勇力,一直追到界桥。公孙瓒大怒,亲自挺枪来迎,大战五十回合,麴义渐渐不敌。

只听后面喝喊声起,袁绍阵中一员大将飞马赶至,让过麴义,骤马直撞入来,厉声大叫:河北文丑在此,公孙瓒还不下马受降!

话出枪到,声如巨雷,势如闪电。公孙瓒被吓得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回奔。文丑纵马追至,看看与公孙瓒马头衔住马尾,急捻手中长枪来刺。

公孙瓒正在慌急无措,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而来,拦住去路。

文丑与公孙瓒同时勒住坐骑,复又同时惊问:来将何人?报上名来。

那少年笑道:某正在草丛中睡觉,听闻金鼓声响,这才惊醒。我道是发生甚事,原来是两军交战,倒也好玩。你二人一追一逃,都是何人?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574f7/6uftvtwv.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80电子书爱去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