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小雨淅沥,卫都帝丘被裹在雨雾之中。

卫出公姬辄面沉似水,望着宫门外小雨如织,一声不吭。

大夫高柴跪在脚下,一直絮絮叨叨。

卫出公:关于此事,卿休再多言!

高柴:故太子蒯瞆虽有诸多不是,但其在戚,主公拒而不纳,诸侯皆谓主公心无父子之情,与我卫国毕竟大为不利。依臣之计,不若将太子接回城中,供奉于宫中,有何不可?

出公将头一扭,再次观雨,不肯听从。

孔圉之子孔悝嗣父爵为大夫,执掌卫政,与出公为表兄弟,蒯瞆是为亲娘舅。

孔氏家有小臣名曰浑良夫,身长貌美,孔圉卒后,浑良夫通奸于孔悝之母孔姬。

孔姬惦念胞弟蒯瞆,遂使浑良夫前往戚邑问候。蒯瞆以为良机难逢,遂邀至密室,握住浑良夫之手,嘱道:子若能使我复入卫国为君,孤必使卿服冕乘轩,三次免死。

浑良夫应诺,遂与蒯瞆乔妆改扮,同著女装,乘温车而归,诡称婢妾,混入城中,来报孔姬,使其姐弟相见。

孔姬安慰兄长:卫国政权,皆在我儿手中。俟其回府,可威胁使从,将国政交还兄长。

蒯瞆:若是如此,此前之事,一笔勾销。我儿仍为世子,有何不可?

孔姬称是,乃命浑良夫率领勇士石乞、孟黡二名,皆被甲怀剑,以待儿子还家。

其日天晚,孔悝自朝堂带醉而回,来向母亲问安。

孔姬问道:我儿,你道父母之族,孰为至亲?

孔悝答道:父族至亲不过伯叔,母族最近则属舅氏。

孔姬下泪:我儿既知舅氏至亲,何故不纳吾弟归国,使其在外流离这许多年?

孔悝再拜:废子立孙,此先君遗命,我父在时尚不敢违,儿岂敢违也?

拜罢起身,因恐母亲纠缠,遂借口酒醉,起身如厕。

孔姬见此,示意左右:依计行事!

石乞、孟黡闻令而出,候于厕外。俟孔悝出厕,上前左右挟持,丝毫不得动弹。

孔悝大惊,斥道:奴才意欲何为?

二人答道:非是小人大胆冒犯,实是汝舅太子相召。

不由分说,拥上楼台,来见蒯瞆。

孔姬已在楼上,厉声喝道:逆子!太子在此,又是你阿舅,如何不拜?

孔悝只得下拜,只呼舅公,不肯称臣。

孔姬着恼:世间之事,岂有父在而子与争位者?你今不从舅氏,而必助表兄弟耶?

孔悝思索母亲之命,并非无理。遂答道:儿惟命是听。

孔姬大喜,乃命蒯瞆与孔悝歃血定盟。因府中无牛为牲,遂杀豭猪以代。那蠢猪被绑上台,知道将要被杀,如何老实待宰?于是拼命乱叫,声惊阖府。

时有孔悝家臣栾宁,正在寝室烤肉吃酒,忽闻后院台上惨叫瘆人,急遣侍从前往打探。

侍从往后院探明还报:太子蒯瞆不知何时入府,主母正逼家主定盟,正待杀猪歃血。

栾宁大惊:你悄悄出府,去告诉子路大夫,请其早为之备。

侍从应诺,起身离去。栾宁急令备乘,将烤肉装载车上,前往宫中。见到出公,不由分说,急挟持上车,微服出城。

车乘一路狂奔,眼见离都城二十里开外,栾宁这才将孔姬母子之谋说之,卫出公惊出一身冷汗。于是君臣二人一路上便以烤肉为食,逃往鲁国而去。

子路时为卫国大夫,亦是孔悝家臣,但住在卫都朝歌城外。此日正在家中闲坐,忽见栾宁侍从奔至,气喘吁吁,面容改色。

栾侍:大夫,快,快!大事不妙。

子路:何事惊慌?

栾侍:故太子归国,将要复辟。家主已被其母挟持,不得不从!

子路闻言大惊:栾宁何在?

栾侍:我主夤夜入宫,保护国君,远逃鲁国去矣。

子路不及细问,急着大夫冠戴,持戈出府,跳上车驾,与那侍从赶往城中。行至半路,正遇师弟高柴字子羔,亦是孔子门徒,正在卫国供职。

子高截住师兄车驾,劝道:城门已闭,且国君已走,师兄此去与事无补。你我不如奔鲁,借兵前来平乱,此为万全之计。

子路说道:是何言耶!食人之禄,忠人之事。今卫国遭变,我岂能缩头不出!

于是飞驰而往,见城门将闭未闭。遂纵马驰进东门,直奔相府,欲救孔悝出困。

高柴见阻拦不住,顿足捶胸,仰天叹道:我兄脾气执拗,又好勇轻生,此去必然无幸。我若与其一起就死,则谁与恩师报信?罢也!便使师兄舍生取义,某做偷生小人可也。

于是疾离卫国,单车逃往鲁国而去。

子路恃勇,独身闯进孔府,果见故太子蒯聩立于台上,正与家主孔悝歃血为盟。

子路下车倚戈,拜于台下,朗声说道:太上即废,公孙在位,又何必自相残杀,非要复辟?今太上虽然挟持孔悝,逼其就范,臣恐事亦难成。休说歃血为盟,便是杀我家主,国人不服,亦将有别人不从,起而反对也。

蒯聩一心只欲夺权就位,不听其言,只催孔悝歃血。

子路抬眼见到台下尽是柴堆,叫道:太上再不释我家主,臣当不敬,放火烧台矣!

见蒯聩依然不答,便即夺过侍从手中火炬,丢入柴堆。

蒯聩果然怕火,但心念复辟为君,兀自不肯释放孔俚。又急派石乞、孟黡两员勇将,下台与子路格斗。更命内侍,寻水救火。

子路虽勇,毕竟以一敌二,力战二十余合,终受重伤,帽缨也被斫断。

蒯聩在台上叫道:卿但肯弃戈归顺,孤便饶你性命,且封为上卿。

子路喘息道:孔子门徒,取义而不求生。但君子死不免冠,礼也。

于是从容结好帽缨,就此仆倒在地,气绝身亡。

蒯聩大怒:将子路剁成肉酱!此人既称舍生取义,你等可将其肉作饼,蒸熟送去鲁国,请其恩师孔仲尼食之可也。

众人应诺,依言将子路剁碎,蒸成肉饼,送去鲁国。

蒯聩既杀子路,遂与孔悝入宫登殿,召集众臣,宣布复辟,更为卫国之君,是谓卫后庄公。庄公为感谢孔悝相助,铭鼎以志。更立次子疾为太子,以浑良夫为上卿。

孔子在鲁,正与众徒会集杏坛,讲说六经。

忽有人入府来报:卫国内乱,故太子蒯瞆复位。

孔子闻此,忽然下泪,谓众弟子道:柴也其归乎!由也其死乎!

众弟子惊问:夫子何以言此?

孔子答道:高柴颇知大义,必能自全。仲由好勇轻生,昧于取裁,其死必矣。

说犹未了,只见一人推门而入,拜于杏坛之下,放声大哭。众徒视之,见是高柴。

孔子便问:仲由何在?

高柴泣答:师兄不听我劝,独自入城,去救家主孔悝矣。

孔子闻听大哭:悲哉!惜哉!子路之命不复存矣。

众人尚怀狐疑,未及全信,忽听院外车马之声,卫国使者入内,拜倒在杏坛之下。

孔子:子是何人,因何擅闯我府第?

卫使:在下乃卫国信使,因身怀国书,未及通报,请夫子见谅。

孔子:是卫君姬辄寄书与我否?

卫使:非也,是故太子蒯瞆,复国新立,因敬慕夫子高风,敢献奇味。

曾参上前,接过来使手中食盒,拾阶上坛,捧献恩师。

孔子启视,见是肉醢,遽即覆之,谓来使道:得非吾弟子仲由之肉乎?

使者惊道:夫子真乃圣人也!

再拜施礼,告辞而去。孔子脸色陡变,张口喷出一口鲜血,往后便倒。众徒急上坛相救,孔子悠悠醒转,放声大哭。良久收泪,遂命弟子埋其肉醢于杏林之侧,由此得疾。

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春二月初四日,寒冬虽过,但仍春寒料峭。

孔子自榻上吃力坐起,忽问儿子孔鲤:今日是为何日?

孔鲤:二月初四,恰逢惊蛰。

孔子:快快扶我下榻,沐浴更衣。

孔鲤:天气尤寒,父亲且宜卧榻静养,起床沐浴为何?

孔子:你却不知。我徒弟子贡,年前便与为父相约,春后惊蛰之日,将要来见!

孔鲤不敢违拗,遂服侍父亲起身,又命家人烧汤煮水,伺候沐发浴身。

孔子沐浴已毕,穿戴齐整,柱杖出府,依于门前,向巷口遥遥相望。自辰至午,望眼欲穿,不见子贡到来。孔鲤见门外风大,再三劝回屋中,亲献午斋,孔子食不下咽。

待家仆将羹饭撤下,孔子坐卧不安,又拄杖出府,倚门眺望。自未至酉,日薄西山,子贡方至。未待车马停稳,子贡便即跳下,跪倒在恩师面前。

子贡泣道:使夫子倚闾悬望,弟子之罪也。

孔子责问:拜望师尊,因何来迟?

子贡自卫至鲁,千难万险,故而迟到半日,闻师此问,流涕而不能答。

孔子见爱徒风尘仆仆,又不出言解释,忽然心软,爱怜横溢,让进内厅,叙礼让座。

子贡不肯入座,复又倒地,恭恭敬敬,大拜八拜,这才起向,侍立于侧。

孔子眼望徒弟,口中叹息道:泰山将坍,梁柱将腐,哲人将委于草木矣。

子贡问道:夫子何出此不吉之言?

孔子流泪:天下无道久矣,故我道不行也。夏人死时殡于东阶,周人殓于西阶,商人吊于两楹之间。昨日黄昏,我梦见自己坐祭于两楹之间,则必命不久矣。

子贡:夫子何为是言!

孔子:子岂不知乎?我之祖先,就是殷商后裔也。

子贡闻之,悲不能胜。

夏四月己丑,孔子疾病转笃,终于不起而薨,寿止七十三岁。

众弟子闻而齐至奔丧,将恩师营葬于北阜之曲,泗水岸边。其冢累累,占地一顷,鸟雀不敢栖止其树。

孔子死后,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守墓六年。众弟子及鲁国人迁至孔子墓地,因而定居于此者上百家,此地由是得名孔里。孔子故居,不久后便即改为庙堂,称为孔庙。此后累朝对孔子皆有敕封,积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儒家弟子,皆尊称为至圣先师。

卫庄公蒯瞆复位,终疑孔悝是为儿子同党,便将孔悝灌醉,然后逐之,孔悝奔宋。

庄公检阅府藏,见此前所藏宝器俱空,知是皆被子辄运走,遂召浑良夫计议。

蒯瞆:闻卿多智,则用何计策,可复得我国宝器?

浑良夫:毕竟父子,何不以择嗣为名,召其还国?公子既归,宝器自然复还矣。

庄公闻而大喜,遂欲依计行之。未料宫中却有太子疾细作,遂私告太子。

太子疾闻而大惊,急引壮士数人,并车载豭猪入宫,劫挟庄公,逼其歃血立誓,不许复召亡君子辄归国。

庄公暗道:前日我逼孔悝杀猪定盟,今逆子依模学样,可谓报应甚速。

只得歃血盟誓。太子依然不肯罢休,请求必杀浑良夫,以息己恨。

庄公答道:勿召子辄还国易耳,欲杀浑良夫却难。为父业与良夫有盟在前,免其三死,鬼神皆知,奈何自毁前盟?

太子疾冷笑:此有何难?请俟其连犯四罪,然后杀之,更有何辞!

庄公此时命悬太子之手,又有何说?只得唯唯许诺。

其后未几,庄公新造虎幕落成,召集诸大夫庆贺典礼。

众臣皆都朝服参礼,庄公赐宴,分散祭享。

宴会开始,浑良夫紫衣狐裘而至,直入席间,袒其衣裘,不释佩剑而食。

太子疾笑道:匹夫无知,只一日便犯四过,不须劳我再等矣。

遂使力士上前,牵扯浑良夫退席,命令杀之。

浑良夫叫道:臣有何罪?

太子疾上前,历数其罪:以臣见君,例有常服,况参与祭祀大典乎?又据卫国之法,臣下侍食君王,必释佩剑。尔今以紫衣见君,其罪一也;着狐裘以参加祀典,其罪二也;侍食君前而不释剑,其罪三也。

浑良夫听得浑身冒汗,急呼道:臣与主公有盟,可免三死。

太子疾冷笑:亡君子辄以子拒父,是谓大逆不孝;汝却挑唆我父,将欲召之还国,与我争嗣,非是第四罪乎?

浑良夫愕然不能答,只得俯首受刑。

卫庄公在座上看得明白,听得清楚,心中暗道:此四罪何来得如此便当?实可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也。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574f7/6uftvyu4.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武侠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