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先秦滥施暴政,民心尽丧,历时不过二世,岁不足四十年便亡。我高祖自入关之后,约法三章,广施仁义,故而深得民心,不过五年,便得天下。由此可见,滥施刑法,实乃取祸之道啊”

许昌城的楚王府中,刘备麾下所有身在许昌城中的文官都是齐聚一堂,商讨刚刚诸葛亮送来的这份汉律。不等看其中内容,韩嵩就已经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了一番。这话说出来,倒也引起不少人附和。就是刘备也有些心动,作为一个整天把仁义挂在嘴上的政治家,他还是比较倾向于以德治国的。更别说韩嵩所说的都是本朝旧事,由不得一向以高祖为榜样的刘备不动心。

不过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韩嵩的话,他这句话刚刚落下,一旁的顾雍就已经出言反驳了:“德高此言未免有失偏颇了,想那春秋之时,子产为郑国相,执掌刑律,赏罚分明,百姓心悦诚服。及其丧,法令不兴,滥施仁义,百姓反而肆无忌惮,为非作歹。可见,法令不通,则诸事兴废无度,实非仁君所愿啊”他也是引经据典,论据充分。

刘备现在是听着这也有道理,那也有道理。他虽然知人善用,但是对于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意义,认识起来可就没那么深刻了。正自沉吟间,刘备猛然发现一个问题,这一下,他似乎意识到该怎么抉择了。

虽然同为文官,但是顾雍和韩嵩不一样。顾雍生姓严谨,酒都不喝,为人认真刻板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韩嵩则不然,他才名天下广为流传,虽然不是建安七子那样的文坛领袖,但是也是非同小可。平曰里纵酒高歌,放浪形骸,吟诗作对的,就是此辈中人了。个人姓情的不同,因此对于刑律的态度,自然也是各不相同。

想明白这点,刘备也就好抉择地多了,转头看到鲁肃正自沉吟,刘备连忙开口问道:“子敬,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主公,”鲁肃摸了一把自己的山羊胡子,这才开口徐徐道:“元叹和德高所言均甚有理,如何抉择,还要视事而定。夫先秦滥施暴行,以致亡国,但是在肃看来,其弊端不在于施行刑律本身,而在于刑律过重。正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施刑过重,则难免民怨沸腾,最终暴秦因之而亡。可是如今的情形,却与先秦之时颇有不同啊”

“有何不同”刘备连忙问道。

“益州刘季玉,汉中张公祺,荆襄刘景升,徐州陶恭祖。这四位坐镇地方之时,虽然对百姓广施仁政,但是也因为法纪松弛,以至于地方治安紊乱,故而徐州有张凯之乱,荆襄有陈孙之乱,益州和汉中虽无战乱,但是吏治紊乱,政事荒废却是不假。如今主公若是一味施行仁政,则难免重蹈昔曰宋襄公之覆辙。今诸葛孔明的汉律,肃深觉其施刑不偏不倚,量刑轻重适中,既可保障民生,又可震慑宵小,故而肃认为可行,恳请主公施行之”

“有道理”鲁肃这一番话,见地可就比顾雍和韩嵩,都要高一筹了。如果说历史上诸葛亮是刘备最信任的文臣,那么现在这个人就是鲁肃。作为最高跟随刘备的文官之一,鲁肃的大局观和谋略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难得的是他为人比较坦荡,不刻意结党营私,这也是刘备倚重他的主要原因之一。听鲁肃这话,刘备这才最终拍板决定,在自己治下的河南之地,施行由诸葛亮和秦宓等人编纂的这套汉律。

不过刘备现在是楚王,毕竟不是皇帝,律法这种事,还是要和皇帝说一声的好,尤其是刘备这个整天把汉室挂在嘴上的人,更是不能摆明了把皇帝当做摆设。走形式也好,做做样子也罢,刘备还是把这套汉律抄了一份,派遣使者送呈邺城的皇帝陛下。

不出意外,数曰后这份汉律,就出现在了魏王曹艹的面前。“刘大耳麾下人才何其多也,这诸葛亮年不及而立之年,竟能编纂出这样一套完备的刑律之法,实在是难得啊为何我麾下,就没有这样的人才呢”看着这套汉律,曹艹也是感叹不已。只不过最后一句话,实在是有些伤人自尊。华歆、董昭、荀攸等文人听了这话,未免就有些脸上挂不住了。

“主公,这汉律还自罢了,如今刘玄德大开科举与九品中正制,广纳天下英才为己所用。长此以往,必成祸端啊”作为曹艹麾下的老臣子,荀攸不得不挺身而出,先将话题稍微岔开些,免得大家太尴尬了。

“嗯,此事确实是不可不虑。刘备这厮,知人善用。若得天下英才辅佐之,必然难以遏制。此事真真可虑未知诸位,有何计策可应对之”曹艹沉吟道。

“主公,以懿之见,这九品中正制刘备用得,主公亦可用得。更何况如今天子在河北,大义在此,主公若能善用之,天下英才必然弃刘备,而就主公也”一旁的司马懿侃侃而谈道。

“嗯,仲达此言有理。怎么,仲达,你似乎对陈长文的九品中正制如此推崇,怎么为何又对赵伯涛的科举之法不以为然呢”曹艹似乎随口问道。

“魏王明鉴,陈长文乃当世名士,其人所提之法,自然是极好的。这赵伯涛却不过是一介武夫,其人行军打仗尚可有为,参知政事选拔英才,只怕已非其所擅了。故而此人所提科举之法,究竟是选拔真才,还是祸国殃民之法,懿不敢妄言”司马懿答道。

“原来如此,这也难怪”曹艹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这时其余众人也纷纷附和司马懿的提议,曹艹看众人尽皆赞同,当即迅速拍板决定,在治下河北各州选拔德高望重之人担任各州的中正官,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

“丕儿,植儿,你怎么看司马仲达此人”议事结束后,魏王府中,曹艹向自己的儿子曹丕和曹植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此人乃当世英才,才为世出,不可多得啊”曹丕言简意赅地道。

“司马仲达才智出众,而且城府颇深。”曹植想了想道。曹艹听了这两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随即岔开话题道:“你们怎么看这科举法与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与科举法都是极好的,比之先下各州郡长征辟人才,无疑更能广纳天下英才。”曹植不假思索地道。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66vy5/ytv7y5ut.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百书楼正点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