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这都好几个月了,萧衍在忙啥呢?

1.北伐人选

萧衍在斟酌北伐的人选。羊鸦仁只是去送粮草接应的,并不是北伐军。作为同宗,羊侃主动请缨:“陛下,让老臣去吧。臣本来自北方,熟悉当地情况……”

“祖忻哇,你的忠诚朕放心,你都年过半百了,在京城待着吧,建功立业的事情还是交给年轻人。”萧衍笑着说。“老臣年轻时曾射杀关陇匪首莫折天生,后来又坚守孤城抵御尔朱荣的大军,十几年过去了,依然不忘杀敌报国,每天都在练习骑射……”说罢,羊侃还现场展示了自己的臂力,拉开了一百石的弓。

萧衍拍手叫好,不过还是拒绝了,因为他心中的主帅必须是姓萧,羊侃嘛,当个将军还可以,毕竟他之前都是配角的面貌出战的。不像陈庆之、兰京、韦睿、裴邃等人,都有独当一面的实战经验,可惜,这些人都离世了,大梁确实是人才匮乏。

“鄱阳王怎样?”萧衍问朱异。事不凑巧,朱异跟萧衍这个侄子萧范关系不怎么好,朱异就说了一堆不好的话,萧范也落选。

“会理咋样?”

“陛下选对人了。”朱异笑着说。萧会理是四子萧绩的儿子,也就是皇孙,年少聪慧,爱读经史,擅长纸上谈兵,从没上过战场。萧衍和朱异,不愧是最佳搭档,能在“不靠谱”上达成出奇地一致。

当时,侄子萧渊明镇守寿阳,听说了萧衍决定北伐消息后,他多次找朱异的门路,表示要加入北伐大军,为国效力,很快便如愿以偿,成了萧会理的副手。

萧会理的表现果然不出意外,一天到晚只是在军帐中读书,胆小懦弱,不敢见人,叔叔萧渊明有事找他商量,也见不到他本人。本来就不想去打仗,是爷爷强行让我去的,这能怪我么?萧渊明找来众位将领,一起把萧会理的情况写成了报告,上交给朱异。

既然人家不愿意,那就不能强求了。8月,萧衍任命萧渊明为北伐总指挥,带领十万水路大军,进攻东魏彭城,羊侃为冠军将军,监修寒山堰。寒山堰是啥?距离彭城不远的寒山,坐落在泗水之上,如果在这里修建一个堤坝,用水攻彭城是非常好的选择。

萧衍比较迷信水攻。之前为了拿下寿阳,不是先后修筑了浮山堰、合肥堰两处水利工程么?浮山堰失败了,但合肥堰成功了,梦寐以求的重镇寿阳终于归入南梁版图。萧衍这次算是有知人之明,羊侃老成持重,让他来修建寒山堰是再合适不过。

听说,南梁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高澄着急了。

2.高澄劝降

恰好,侯景的部将蔡遵道来对高澄说:“侯景已经后悔了,希望丞相能重新接纳他。”高澄瞪着眼睛望着陈元康,仿佛在说:“这瘸子,真的假的?”

陈元康秒懂领导意思,说道:“不管真假,侯景必定有过这个念头,咱们可以借机去抚慰他,如果能最低限度平定叛乱,也算是国家之幸。”高澄思索片刻,叫人拿来纸笔,他要亲自给侯景写招安信。

侯景怎么回事?革命意志这么不坚定?怎么会向高澄低头?

不是的,之前王思政不是气势汹汹接管了河南七州之地么?萧衍的北伐军又迟迟不来,侯景干脆玩个更绝的,他派蔡遵道向高澄示好以争取时间,缓兵之计罢了。侯景真是太精明了,为了活命,同时向西魏、东魏、南梁三方都投降,谁都猜不出他真正的意图。

很快,高澄写完了这封《与侯景书》,大意如下:

“我听说仁义忠信是做人的天职,坚持始终是很难做到的。有的人杀身成名,把节义看成熊掌一样贵重。这样的人,进退自如,受到世人的尊敬。

“我父王和司徒您是同甘共苦的好友,我从小就尊敬您,我们父子对您也是感恩戴德、礼遇有加。您的爵位、俸禄、地位、名望,都已是人臣的顶点。立志作国士的人,就要树立漆身效命的志节;接受人一饭之恩,就应当舍命相报。

“我们这样的关系,本该结成秦晋之好,成为世人的典范,互相扶持,相亲相爱。如果忘恩负义,必定遭到世人的唾弃。您现有的力量不足以自强,形势不足以自保,统率乌合之众,危如累卵。

“您向西边的黑獭求救,又向南边萧氏请援,首鼠两端,两边的人都不信任您。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您持这种态度到什么地方去找归宿?推断您的本心,一定不应该是这样。可能是一些不得满足私心贪欲的人,曲意给您策划出脚踏两只船的计谋。

“司徒您全家老小,我都吩咐人照顾得好好的。之前,我命令韩轨等人去征讨,也收复了大片土地。现在本想立刻进攻悬瓠,适逢盛夏,打算以后再考虑这事。我们尊奉天意实行讨伐,兵精粮足。内外感恩,上下齐心,人人可赴汤蹈火。

“假如大队人马一旦出发,尘土遮天蔽日,必有破竹之势。聪明的人会趋利避害。您还是应该认清形势,弃恶从善。我承诺,只要您向朝廷投降,既往不咎,一定授予您豫州刺史一职,并终身世袭。

“这样您进可以保全禄位,退可以不失功名。您全部的眷属,可以平安无事,您的宠妻爱子,也会安然送还。我们也会继续保持以前的友谊。假若我背信食言,可指上天白日发誓。

“您现在既不能称雄河南,也不能南面称王,还受到别人的控制,一世威名顷刻全消。白白让您的兄弟子侄身首异处,老幼惨遭杀害,您的内心,能不感到有愧吗?

“我不应到今天才发这封信,只因听到蔡遵道说您很是后悔。不知真假,但是既然听到这样的说法,不能不把我内心的想法告诉您。吉凶祸福都说清楚了,希望司徒您仔细斟酌。”

这封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回顾了过去的情谊,还展望未来,把候景的出路都想好了。有威逼,也有利诱,而且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理性经济人的最好选择就是投降。

3.霸气怒怼

蔡遵道带着书信回到了悬瓠,而此时,萧渊明的军队就快到达彭城了。候景心中的大石头已落地,草草看了高澄的信,就把它扔到地上:“哼,高澄小儿,我候景英雄一世,你还以为我真的要寄人篱下,受你的鸟气?”

候景对王伟说:“先生,咱们气势上可不能输,回信的事情就拜托你了。”然后,候景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伟。

王伟笑道:“哈哈,将军放心,你的意思我懂了,且看我一一驳斥高澄。”说罢,王伟提笔写道:

“我听说每个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做事符合大义,有节气的人就不顾惜身躯;天下无道,君子就该珍惜生命。古时候微子装疯离开殷朝,陈平背弃楚王项羽,就是这个道理。

“我本是村里一普通人,没什么特长。最初遇到天柱将军尔朱荣,赐给我官职,有幸参与谋划大事;后来遇到了孝武皇帝元修,将军事重任委托给我。二十多年出生入死,迎难而上,凭借自身努力,出人头地,为家族争光。

“现在为何要举棋对抗?实在是我害怕招来灾祸,身败名裂。为什么这样讲呢?去年年末,高王病重没有好转,朝中小人当道妖言惑众,导致君臣猜忌,离心离德。

“我的妻儿无缘无故遭到包围,我军中也时常有使者来挑毛病,我不知为何。我小心翼翼,不敢怠慢,还是遭到侮辱,怎能不让我疑心?我本来想详细陈述情况,书信还没送到,斧钺已加到我身上。

“我一边自保,一边多次申明我的心意。而你手下一些将帅自恃实力强大,一心要把我斩尽杀绝。我不想这么窝囊死去,才开门迎战在城下。禽兽都害怕死亡,人们都爱惜生命,和您刀兵相见并不是我的本意。

“我曾和高王共同辅佐皇帝,虽然我们的官职有差别,年龄有大小,但丞相和司徒也不过一前一后而已。福禄荣华都是天子赏赐的,是有了功劳以后得到的,和您毫不相干,您想让我做吞炭的豫让,这是多么荒谬!

“如今大魏的德运虽然衰落了,但天命没有改变,要乞求保佑你高家,哪值得挂在嘴上?你们借花献佛,用天子的权柄来拉拢我,好意思么?你们觊觎皇位太久,这是人臣该干的事?

“来信中说你照顾我的家眷,这不是很正常么?你们家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不遵守法度,有什么资格取信于人?我认为分放财物养育幼小,这是善始善终的好事,赦免我的家人让孤独的人能活下来,谁能说这是微不足道的事呢?

“信中又说我势单力薄危如累卵,不敢苟同。商纣王有亿万臣民,却被只有十个能臣的周王降伏;夏桀曾百战百胜,还是自己断送了国家。轻重大小,全在于德行而不在于势力。假如能够忠诚信义,虽然暂时柔弱必能强大。

“现在梁朝政治和顺安定,且以礼义对待我,授给我兵权,赐给我爵位。大梁带兵十万北上,加上我统帅的正义之师摩拳擦掌,劈开五岳,傲游四海,拯救万民,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大风一吹,枯朽的树干必定吹倒;严霜一到,秋花自然凋零,如果把这样的力量说成弱小,那么谁还有资格称强!

“信中还诬蔑我是脚踏两只船,将受到西魏和南朝的怀疑。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陈平离开楚王项羽,归附汉王刘邦而助其成帝业;百里奚离开虞国,来到秦国助秦穆公称霸西戎。昏庸与圣明全在于国君,用贤或不用贤全在于时机,只要遵从礼法行事,神灵也会保佑的。

“信中写道,你们兵强马壮,占尽地利,灭我指日可待,这是夸大形势。你这是坐井观天自不量力,你不知道西魏、南朝联合的力量有多大。要说应当离开危险而归附正统的王朝,离开祸害摆脱罗网,信中讥笑我愚昧迷惘,在这里我也笑你昏庸愚笨。

“信中说要封我为豫州刺史,不需要。现在我已经联合两个国家,高举义旗进行北伐,勇士们像熊虎一样奋发,定能收复中原。荆、襄、广、颍各地已经划归西魏,项城、悬瓠已经送给南朝,这些都是我自己取得的,不需劳驾你的恩赐。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775ff/64v6ywyt.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啃书网123读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