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最早关于庐山名称的文字记载出现于《尚书·禹贡》中:“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其中,“敷浅原”就是庐山别名;此外,庐山还有南彰山、天子彰等别名。

寻阳郡南有庐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持平敝之原。

庐山风景秀丽,文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观禹所疏九江”,到陶渊明、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朱熹等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无数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

诗曰:“三叠泉直泻青史,五老峰耸立古诗,仙人洞深藏抱负龙首崖腾飞情思,含鄱口难吐感触,芦林湖汇聚现实,花径走过历代名士,天池阅尽苍茫人世,白鹿体壮养于书院东林绿荫尽染佛寺……”

匡庐奇秀甲天下。

说来遗憾,前世时虽然家乡离庐山不算远,冯过却从未去庐山游玩过。

此次赴省城乡试一切顺利,返乡时日充裕,正好可绕道饶州登庐山游鄱阳湖,了却此前憾事。

“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王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王的儿子匡俗于邬阳,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遥遥望见云雾缭绕的山峰,刘几很是兴奋,叽哩哇啦说着。

徐元杰面无表情的说:“早在周初,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又有称匡裕者,字子孝,且有称匡续者。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的。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是以又称匡山,或称之为匡庐。”

刘几“狠狠地”瞪徐元杰一眼——大佬,汝故意抬杠否?

冯过见状,也凑趣道:“话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都得道成仙,山上徒留空庐一座。世人遂将此人去庐存之山称为庐山。因成仙的先生名辅,是以又称为辅山。”

刘几摊摊手,对两位基友的无良表示无奈。

一行人从南昌过来,歇了一夜,次日天未亮便租了艘游船下湖登山。

湖当然便是天下闻名的“鄱阳湖”,天虽蒙蒙亮,仍可见湖光山色,相互比美。

忽见前方山势高峻,怪石磷峋,形凹如口,对着鄱阳湖,似乎要把鄱阳湖一口吞下似的,这便是含鄱口了。

含鄱口位于庐山东谷含鄙岭中央,左为五老峰,右为太乙峰。西侧,为著名的冰川角锋“犁头尖”活象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着茫茫云海。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

众人踏着熹微的晨光下船登山。含鄱岭上有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型楼台,这就是庐山观日出的胜地“望鄱亭”。

庐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庐山观日处位于庐山东谷含鄱峰中段含鄱口,含鄱亭为最佳地点。

拾阶而上,登上望鄱亭,众人依栏远望着呈现鱼肚白的天际。

不一会儿,一望无涯的鄱阳湖上,拉开了红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万道,紫霞升腾。轻扬天际的密密云层,在霞光的印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迭迭的金色金鳞。蓦地,一轮旭日从烟波浩渺的湖面喷薄而出,染红了蓝天、绿水、远山、近岭。倚亭四望,浩浩荡荡,胸襟顿时为之开阔。

霎时湖天尽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灿烂绚丽的画卷。雄伟、瑰丽、云浓雾密,莽莽苍苍,状如鱼脊的含鄱岭,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庐山的东南方。它势如奔马,又宛如游龙,神气活现的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张着大口似乎要鲸吞鄱阳湖水。

下当你兴致勃勃地观看岭下风光时,霎时间,薄薄的雾自湖中缓缓升起,越来越浓,越来越大,转而变成白絮,变成云烟向山岗上涌来,攸忽间,峰隐湖失,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伸手可触。人在雾中,仿佛进入了一个混浊世界,令人迷蒙、茫然。

冯过只觉心胸开阔,脱口而出:“苍虬绛节度峥嵘,下界微茫勺水明。最爱他山云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

刘几亦是心神激荡,忍不住长啸一声。

徐元杰终究内敛,憋的脸泛红潮。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7wyut/6vyfwvfy.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武侠小说网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