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长安城西侧有一条河流为沣河,乃渭水右岸支流。

沣河东侧有一片用木桩围成的区域,正是爷爷、常青几人置办的牧场。

牧场长约三百丈、宽约二百余丈。左侧为马棚、右侧为木屋,北侧为大门所在,南侧为耕地。西南角也建有几座木屋,正是爷爷、春苗、冯雁等人的居住场所,再北,为家禽及竹熊“球球”的饲养场所。中央处有宽敞的草地供众队员习武练兵。

早春时节,一场春雨过后,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芳香迎面扑来。闻着这股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冯太守在整个冬季有时忙于政务有时勤练武艺,忙的不亦乐乎。

有时,冯雁会去往太学学宫聆听教诲,摇头晃脑地读一读经书,感觉甚是舒爽,只是周围总围着一群“粉丝”问长问短,实在烦人。

有人请教为官之道;有人打听幽州平叛之事;有人刻意巴结;有人攀附关系。

还有人邀请冯雁再做一个热气球出来,但没有火浣布无法为之。

整个冬天,冯雁总体感觉很乐呵,但最让人乐呵的事情莫过于方山带来的美物—牙膏!

方山之中还有百余名乞活贼,在工匠的带领下反复研制,终于做出了用草木灰水、精盐、松针油等物制成得牙膏,在冯雁的建议下,其中还掺有薄荷及少量糖精。其味道与真正的牙膏略有不同,但清洁之功效却很显著。考虑到使用问题,又配有用柳枝做成的木梳齿,如此一来,刷牙装备就算齐活了。

不过让冯雁苦恼的是,寻常百姓竟无人愿意购买此物。

因为人们从未刷过牙。

只知道漱口,而不知刷牙。

于是,在晋隆商铺门口便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

每日清晨,只见商铺门口整齐划一地站着十五名妙龄女子,人人拿着柳枝木梳齿蘸着不知名的物体在刷牙,阵阵清香之味很快弥漫于整条街道,过往人群皆好奇不已驻足观看。

掌柜郑椿与蒋平等人藏于门后仔细地看着,不时窃窃私语。

“没想到当家的竟找了十余名小娘子,嘿嘿,真想娶一个回去。”郑椿满脸通红道。

蒋平眼睛直直地,嘴角流着口水点头应道:

“有理,有理啊。改日遇见教头定要央求一番。”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不禁好奇问道:

“各位娘子,你们在作何?”

十五名小娘子听到问话根本不予理睬,洗嗽完毕乘上坐轿便离去了。

一连数日皆是如此,每日清晨围观的人群是越聚越多。

百姓如此,众队员也是如此,对新奇的事物总是不愿接受。

在冯雁苦口婆心的劝说及马鞭的招呼下,牧场众人不得不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刷牙。刚开始不习惯,但随着日子久了,一日不刷牙便觉得口腔难受,于是清洁牙齿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想改掉一种习惯,最好的方式便是用另一种习惯取代。

在冯雁大力提倡之下,吕府众人,朱序、张天锡、扶风郡一众官员包括太学学宫的众博士及天王苻坚等人,都开始慢慢接受这种习惯。有了上层人士的带动自会影响普通大众。与马灯、镜子等物不同,晋隆商铺将牙膏的价格定得很是平民化,基本上人人都买得起。

冯雁想到后世的一些大企业,真正赚钱的公司所售产品未必很贵,几乎没有一家奢侈品公司是百强企业,真正的百强企业反而是那些生产日常用品的公司。

不管什么产品,只要大批量售出,利润都是可观的。

再小的利润乘以一个庞大的基数,都会是天文数字。

仅仅二十日,牙膏全部脱销。

冯雁觉得是时候推出一些平民化的产品了,一个商铺不能只与权贵打交道,要走入群众中去,与更大范围的群众接触才能接地气。

beqege

方山的乞活贼从未像现在一样忙碌。

头领李雄与李难二人看着一片繁忙的场景不住感叹,四名工匠老许、老问、老王、老贾更加忙碌,不时在四处指点一百多人干活,有的制作家居,有的制造灯油与牙膏。

“自从跟随了冯当家,感觉有奔头了。”李难擦着满头的汗水乐道。

李雄闻言点了点头,看了看新建的木屋不禁喜从心来。

原先这些乞活贼全都居住山洞中,不仅气流封闭而且阴冷、潮湿。

如今在工匠的带领下建造起了一座座木屋,每个木屋中还打造有床榻与家具,这与生活在城镇并无区别。

所造物品放在晋阳城

中售卖,换取的布帛钱银日益增多,临时建造的库房塞得满满当当。

因为有了布帛,众人不再衣不遮体,甚至穿得比城中百姓还要好。而且日日两餐饭,与从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唯一苦恼的是,长安总是来信催促牙膏快点制作。

以往大冷天都是卷缩在山洞中,如今不得不忙碌起来,即使山中比城池更加寒冷,众人依然卷起袖口干的热火朝天。

给叔父送信的同时,快马一并带去了牙膏、牙刷,并且在木盒表面写有使用方法。谢安拿在手里反复观瞧并作尝试后却满脸悲哀之色。

谢琰看在眼里出口询问,只听谢安哀叹道:

“为何秦国多能工巧匠?一个士人的素养首先要从个人清洁做起,我晋国为何不能创造此物,反而让秦人创造出来?”

谢琰呆呆地想了想,毫无头绪。

不过在木盒底部见到飞马的标识后,不禁莞尔。

“我这个贤弟真是奇才,此标识乃晋隆商铺特有之飞马状商标,此物必然出自无始之手!”

谢安不做他想急匆匆向皇宫赶去,因为近日孝武帝司马曜对佛法迷之甚深,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居之,谢安必须前去劝诫。

建康城如此,长安城也如此。

冯雁发现城中好像多了很多和尚,而且不少百姓也经常去往寺庙烧香拜佛。不仅是和尚,城中也多了很多西域、东夷之人,甚是奇怪。

去年重阳节才来过,开春又来了,令人百思不解。

冯雁今日之所以出现在长安城,是应苻坚传唤而来。

进入皇宫,只见未央宫前殿中站满了文武大臣,在宫殿外还有很多外国使节在等候传唤。

一名宫人见冯雁姗姗来迟,急匆匆带着冯雁进入了内堂。站定于两侧的众文武百官见到一名普通官员竟被天王召唤至内堂,不禁大为惊讶。

见到冯雁,苻坚一脸兴奋地说道:

“冯卿所言确实不虚,我大秦国南侧果然有一个称之为笈多的佛国。”

“哦,笈多王朝遣史节来访?”冯雁好奇道。

“正是!听礼部官员说带来了诸多火浣布,冯卿所制之热气球正用了此物。”

“哦……看来古印度人民挺大方啊。”冯雁呵呵笑道。

“印度?”苻坚有些犯迷糊。

“陛下,笈多王朝也可称之为印度国。”冯雁解惑道。

“哎,冯卿真是博学啊,连远在千里之地的国土都知之甚深。”苻坚一脸欣赏地看着冯雁,内心更是涌动不已。

“陛下过誉了。”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w44fw/ttfut6f5.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洋葱小说网福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