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

武昌战局再度恶化!

10月13日,湘军兵分三路,陆师沿长江东岸、西岸,水师沿长江航道,再度进逼武昌。

尤其是湘军水师,所向无敌,攻势极为凌厉。

李孟群作水师先锋,将鲇鱼套湘军水师战船付之一炬,然后调头回攻汉阳朝宗门土城。

吴捷认为湘军之强,强在水师。湘军水师人才济济,除了李孟群,湘军水师还有彭玉麟和杨载福两员大将,都是曾国藩嫡系中的嫡系。

湘军打败太平军后,曾国藩立马开始裁撤陆军,水师不仅不裁撤,还大力扩建,摇身一变成为清朝水师正规军:长江水师。

长江水师采用新式编制,新式战船,由湘军水师大将彭玉麟创建。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以长江水师为班底。可以说,长江水师是华夏近代海军的雏形。

彭玉麟也被誉为华夏近代海军的奠基人。

若湘军进攻九江,将借助长江的便利,首先从水路上展开攻势。李孟群作湘军水师前营主帅,很可能会是第一个和复兴会交手的湘军大将。

为此,复兴会政工部敌工处早就开始收集李孟群等湘军大将的情报。

不久前,吴捷正式指示复兴会,今后要以湘军为假想敌,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和湘军打仗。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此,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复兴会的敌人。

李孟群是河南固始人,进士出身,早年担任广西灵川县知县,在镇压境内天地会起义中脱颖而出,深受清军大佬赏识。

1852年冬,太平军攻陷武昌,擒杀城内的清朝文武大员。李孟群的父亲李卿谷,时任湖北督粮道兼署按察使,也在此役中身殁。

为报太平军杀父之仇,李孟群作战非常积极,引起曾国藩的注意。曾国藩上奏咸丰帝,认为李孟群“忠勇奋发”,将李孟群调入湘军,充任水师前营主帅。

水师的危险性远大于陆师。水师先锋常常孤军深入,作战风险更大。李孟群担任湘军水师前营主帅,经常不避炮火,亲自指挥战船冲锋,深得曾国藩嘉许。

李孟群与湘军悍将李续宾、鲍超齐名,太平军英王陈玉成向来蔑视清军,唯独对“一鲍二李”素来钦佩。

但李孟群在湘军中混得并不如意。他是河南人,并非湖南人,又是科甲正途,在草根出身的湘籍水师将领中显得格格不入。

历史上,曾国藩主持湘军时,尚能时刻扶持李孟群。1856年,曾国藩丁父忧,又得不到咸丰信任,在江西深受排挤,干脆挂冠而去。

李孟群在湘军水师中也受到排挤,几乎不能立足,只得改统陆师。因太平军会同捻子围攻豫南,李孟群借口保卫家乡,率军前往皖北作战。

咸丰令李孟群署理安徽巡抚。脱离湘军主力后,李孟群形单势孤,兵败被俘。陈玉成对他颇为优待,亲自劝降,李孟群不屈而死。

李孟群攻破武昌城外险要鲇鱼套重地,杨载福也不遑多让,率湘军水师后队冲过太平军防线,直扑塘角,冲到武昌下游,分兵进攻汉口,截断太平军水师退路。

湘军水师一把火把武昌城外的太平军战船烧得干干净净。

湘军水师有两位统帅,一为彭玉麟,一为杨载福,皆为智勇双全,是不世出的奇才。

彭玉麟生员出身,杨载福行伍出身,两人不相上下。若非要比出高下,总体上,彭玉麟胜在谋略文采,杨载福胜在勇猛刚强。

彭玉麟和杨载福起初都是湘军水师中下级军官,经过岳州之战,褚汝航等水师大将阵亡,两人大放异彩,被曾国藩大胆提拔为湘军水师统帅。

彭玉麟是晚清中兴名臣,与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湘淮大佬齐名。

他一生六辞高官,不置私产,不近女色,痴爱梅花,痴念梅姑,是一个真正的报国真忠臣、刚正真丈夫、淡泊真名士、痴情真男儿。

吴捷年轻时,便非常崇敬彭玉麟。若能争取彭玉麟加入复兴会,复兴会必将如虎添翼。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彭玉麟刚直不阿,早就看不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愿做清朝的官员。他还曾劝告曾国藩称帝,一生以天下苍生为重,并不盲目忠君。

至于杨载福,也是智勇双全。只不过他文采一般,身体又多病,最后位至陕甘总督。

杨载福的私德非常清正,平时沉默寡言,谨言慎行。他戎马一生,位列督抚,经手的银子上千万两,自己却毫不贪墨,和彭玉麟一样不治私产。

从陕甘总督任上致仕后,杨载福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不得不跑到四川找老部下鲍超化缘。鲍超府中的门子见他衣着简陋,如同乡下老农,根本就不搭理杨载福。


页面连接:http://www.zjangushi.com/txt_0_yy6vw/tw75uw4t.html

第一版主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烟雨红尘小说网爱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